當前位置:法律圖書館>>法治動態(tài)>>歷史今天>>【220年3月15日】曹操逝世
【220年3月15日】曹操逝世
http://bjrcscbwh.cn 2010-3-15 00:19:03 來源:人民網
公元220年3月15日(漢獻帝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曹操在洛陽逝世。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瞞,今安徽亳縣人。父曹嵩為宦官曹騰養(yǎng)子。曹操20歲時,以廉孝聞名。歷任洛陽北部尉,鎮(zhèn)壓過黃巾起義,參加過討董卓聯(lián)軍。公元192年,收降青州黃巾軍百余萬人,選拔精銳組成青州軍,曹操在軍事上開始強大起來。196年迎漢獻帝到許都(今許昌),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政治優(yōu)勢,削平了呂布、陶謙等割據(jù)勢力。公元200年官渡之戰(zhàn),消滅袁紹主力,奠定了統(tǒng)一中原的基礎。到公元207年,除關中及遼東外,北方復歸統(tǒng)一。次年統(tǒng)兵南下,但在赤壁之戰(zhàn)中被孫權、劉備聯(lián)軍擊敗。于是又引軍北上,致力于安定社會、恢復經濟,鞏固和發(fā)展在中原的統(tǒng)一事業(yè)。他在世時,稱為魏王。死后,曹丕代漢,追謚為魏武帝。曹操在世時東漢實際已經滅亡,全國一片混亂。曹操通過廣置屯田、興修水利、減輕人民負擔、整頓內政、唯才是舉、抑制豪強等措施撥亂反正,重建了中央集權的政府,恢復了北方的統(tǒng)一,并為后來全國的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他是三國時期貢獻最大的一位政治家,同時又是當時最杰出的軍事家和一流的文學家。他不但能做很好的詩文,而且在思想上能容納異說,在文化上起到了轉變風氣的作用。
日期:2010-3-15 00:19:03 | 關閉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