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承壓特種設備制造許可有關事項的公告
關于承壓特種設備制造許可有關事項的公告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
關于承壓特種設備制造許可有關事項的公告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承壓特種設備制造許可有關事項的公告》》(2012年第151號公告)
為進一步規(guī)范進口承壓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要求,現(xiàn)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制造許可要求
。ㄒ唬╁仩t、壓力容器、氣瓶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包括安全閥、爆破片和氣瓶瓶閥)的制造單位和壓力管道用安全閥、爆破片的制造單位應當取得特種設備制造許可。
。ǘ┢渌M口壓力管道元件暫不要求取得特種設備制造許可,但應當符合中國安全技術規(guī)范和國家標準的強制性要求。首次進口的壓力管道元件應當由質檢總局核準的壓力管道元件型式試驗機構進行型式試驗。壓力管道元件進口報檢時,應當向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提交型式試驗機構出具的型式試驗合格證明,經(jīng)安全性能檢驗合格,可以在中國境內(nèi)銷售和使用。隨進口鍋爐壓力容器整機配套出廠的壓力管道元件無需進行型式試驗,其產(chǎn)品質量由鍋爐壓力容器制造廠負責,并應隨進口鍋爐壓力容器同時進行產(chǎn)品安全性能檢驗。
二、質量保證體系要求
從本公告發(fā)布之日起六個月后,境外。〒Q)制造許可證的鍋爐壓力容器制造企業(yè)的質量保證體系應當滿足《特種設備制造安裝改造維修質量保證體系基本要求》(TSG Z0004-2007)。
三、基本安全要求
壓力容器安全質量應當滿足其所適用的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所規(guī)定的基本安全要求。
固定式壓力容器和移動式壓力容器產(chǎn)品,無法采用中國標準制造時,持證企業(yè)可以采用國際上廣泛使用的成熟標準進行設計制造,同時應向質檢總局特種設備許可辦公室(以下簡稱許可辦)提交其產(chǎn)品符合中國安全規(guī)范規(guī)定的壓力容器基本安全要求的申明(以下簡稱“符合性申明”)和其產(chǎn)品與符合壓力容器基本安全要求的比照表(以下簡稱“比照表”),同一類型且相同設計參數(shù)的產(chǎn)品,符合性申明和比照表只需提交一次。許可辦收到書面資料后,將在5個工作日內(nèi)通知持證企業(yè)已取得符合性申明的編號并在許可辦網(wǎng)站上公示編號。制造單位應將公示編號、符合性申明和比照表納入產(chǎn)品出廠資料。符合性申明具體格式見附件1;固定式壓力容器產(chǎn)品比照表的具體格式見附件2;移動式壓力容器產(chǎn)品比照表的具體格式見附件3。
對于氣瓶及氣瓶用閥門類產(chǎn)品,無法采用中國標準制造時,應向許可辦提交其所依據(jù)的標準,并由中國的相關標準化技術組織按照《氣瓶安全監(jiān)察規(guī)程》及有關規(guī)定進行標準評審備案。持證企業(yè)應當按照評審備案后的標準進行產(chǎn)品的設計、制造和檢驗,并由質檢總局核準的檢驗機構進行型式試驗和設計文件鑒定。
四、風險評估要求
對Ⅲ類固定式壓力容器和移動式壓力容器、超高壓容器,制造企業(yè)應在產(chǎn)品出廠資料中提供風險評估報告(見附件4)。
五、其他
自本公告發(fā)布之日起,《鍋爐壓力容器制造許可條件》(國質檢鍋〔2003〕194號)第四章及第五十二條至第五十七條和第十六條中“如制造的壓力容器設計壓力<10MPa,同時最大直徑<150mm且水容積<25L,則無須申請壓力容器制造許可。”的要求不再執(zhí)行。
特此公告。
附件:1.壓力容器產(chǎn)品符合質量基本安全要求的申明
2.固定式壓力容器產(chǎn)品與《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
監(jiān)察規(guī)程》質量基本安全要求比照表
3.移動式壓力容器產(chǎn)品與《移動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
監(jiān)察規(guī)程》質量基本安全要求比照表
4.風險評估報告的基本要求
質檢總局
2012年10月11日
附件1 壓力容器產(chǎn)品符合質量基本安全要求的申明
申明單位 單位地址 制造許可級別
許可證編號 聯(lián)系人 電話& E-mail
產(chǎn)品名稱 總圖號 壓力容器
類別 固定式壓力容器:□Ⅰ類 □Ⅱ類 □Ⅲ類
移動式壓力容器:□鐵路罐車 □汽車罐車
□長管拖車 □罐式集裝箱 □管束式集裝箱
□超高壓容器 □非金屬容器 □氧艙
□簡單壓力容器
設計壓力 MPa 設計溫度 ℃
主體尺寸 殼體材料
介質組別 □第一組介質 □第二組介質 設計制造標準
經(jīng)過與(此處填寫產(chǎn)品所適用的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的名稱)規(guī)定的質量基本安全要求的比照,我公司按 (設計制造標準) 設計(制造)的 (產(chǎn)品名稱) 符合中國對壓力容器的基本安全要求,特此申明,詳細比照結果見 “壓力容器產(chǎn)品與《****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質量基本安全要求比照表”,并承諾對本申明的真實性負責。
責任人(簽字): 年 月 日
(本欄由中國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特種設備許可辦公室填寫)
編號:
附件2 固定式壓力容器產(chǎn)品與《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質量基本安全要求比照表
序號 中國基本安全要求 產(chǎn)品相應標準要求 產(chǎn)品實際情況 符合性
申明 備注
(處置情況)
1 材料要求 【固容規(guī)2.3】注1
鋼材的化學成分 C≤ %,S≤ %,P≤ % 殼體材料標準:
殼體材料牌號:
C≤ %,S≤ %,P≤ %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注意其他受壓元件材料
2 【固容規(guī)2.4】
鋼材的力學性能 沖擊功(KV2)=
斷后伸長率(A)= 沖擊功(KV2)=
斷后伸長率(A)= □不適用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注意其他受壓元件材料
3 【固容規(guī)2.5】
鋼板的超聲檢測 □按比例100%進行
□按其他比例進行:
□無要求 □按比例100%進行
□按其他比例進行:
□不需要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4 【固容規(guī)2.6,2.7】
鑄鐵或有色金屬 材料牌號:
設計溫度限制: ℃
設計壓力限制: MPa
使用狀態(tài): 材料牌號:
設計溫度: ℃
設計壓力: MPa
使用狀態(tài): □不適用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5 設計要求 【固容規(guī)3.5】
設計方法 □規(guī)則設計方法 □分析設計方法
□試驗設計方法 □可對比經(jīng)驗設計方法
□技術評審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采用試驗方法、可對比的經(jīng)驗設計方法應通過技術評審
6 【固容規(guī)3.3,3.5】
設計載荷 □壓力 □重力載荷 □外部作用力
□溫差載荷 □風載荷 □地震載荷
□雪載荷 □其他載荷 □壓力 □重力載荷 □外部作用力
□溫差載荷 □風載荷 □地震載荷
□雪載荷 □其他載荷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7 【固容規(guī)3.5】
失效模式 □脆性斷裂(1) □韌性斷裂(2)
□蠕變斷裂(3) □彈性或塑性失穩(wěn)(4)
□接頭泄露(5) □其他: (6) 可能的失效模式:
風險評估報告:□需要 □不需要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對第Ⅲ類壓力容器應出具風險評估報告
8 【固容規(guī)3.8】
安全系數(shù) nb≥ ns≥
nd≥ nn≥ nb≥ ns≥
nd≥ nn≥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9 設計要求 【固容規(guī)3.20】
快開門容器 安全聯(lián)鎖功能: □當快開門達到預定關閉部位,方能升壓運行
□內(nèi)部壓力完全釋放,方能打開快開門 □不適用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10 制造要求 【固容規(guī)4.5】
無損檢測 方法及比例: □RT比例: □UT比例:
□MT比例: □PT比例: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11 【固容規(guī)4.6】
焊后熱處理 焊后熱處理: □不需要
□熱處理工藝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12 【固容規(guī)4.7】
耐壓試驗 方法:
壓力系數(shù): □液壓試驗 壓力系數(shù):
□氣壓試驗 壓力系數(shù):
□氣液組合試驗 壓力系數(shù):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13 【固容規(guī)4.8】
泄漏試驗 方法:□氣密性試驗 □氨檢漏試驗
□鹵素檢漏試驗 □氦檢漏試驗
□其他: □氣密性試驗 □氨檢漏試驗
□鹵素檢漏試驗 □氦檢漏試驗
□其他: □不適用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14 【固容規(guī)4.3】
焊接試件和母材熱處理試件 焊接試件: □要求 □不要求
母材熱處理試件:□要求 □不要求 焊接試件: □有 □無
母材熱處理試件:□有 □無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15 其他 以上未列出的條款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16 需要強調說明的問題:
注1:“固容規(guī)”指TSG R0004-2009《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監(jiān)察規(guī)程》。
附件3 移動式壓力容器產(chǎn)品與《移動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質量基本安全要求比照表
序號 中國基本安全要求 產(chǎn)品相應標準要求 產(chǎn)品實際情況 符合性
申明 備注
(處置情況)
1 材料要求 【移容規(guī)2.3】注
鋼材的化學成分 C≤ %,S≤ %,P≤ % 殼體材料標準:
殼體材料牌號:
C≤ %,S≤ %,P≤ %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注意其他受壓元件材料
2 【移容規(guī)2.4】
鋼材的力學性能 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比值=
沖擊功(KV2)=
斷后伸長率(A)= 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比值=
沖擊功(KV2)=
斷后伸長率(A)= □不適用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注意其他受壓元件材料
3 【移容規(guī)2.5】
鋼板的超聲檢測 □按比例100%進行
□按其他比例進行:
□無要求 □按比例100%進行
□按其他比例進行:
□不需要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4 【移容規(guī)2.8】
鋁及鋁合金 材料牌號:
設計溫度限制: ℃
設計壓力限制: MPa
使用狀態(tài): 材料牌號:
設計溫度: ℃
設計壓力: MPa
使用狀態(tài): □不適用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5 設計要求 【移容規(guī)3.5】
設計方法 □規(guī)則設計方法 □分析設計方法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6 【移容規(guī)3.3,3.10】
設計載荷 □壓力 □重力載荷 □外部作用力
□溫差載荷 □地震載荷 □風載荷
□疲勞載荷 □慣性力載荷□其他載荷 □壓力 □重力載荷 □外部作用力
□溫差載荷 □地震載荷 □風載荷
□疲勞載荷 □慣性力載荷□其他載荷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7 【移容規(guī)3.5】
失效模式 □脆性斷裂(1) □韌性斷裂(2)
□蠕變斷裂(3) □彈性或塑性失穩(wěn)(4)
□接頭泄露(5) □其他: (6) 可能的失效模式:
風險評估報告:□需要 □不需要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對第Ⅲ類壓力容器應出具風險評估報告
8 【移容規(guī)3.8】
安全系數(shù) nb≥ ns≥
nd≥ nn≥ nb≥ ns≥
nd≥ nn≥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9 設計要求 【移容規(guī)3.9、3.10.7、3.10.8】介質分類、危害性、充裝量 介質編號: 名稱:
介質分類: 危害性:
最大允許充裝量: 介質編號: 名稱:
介質分類: 危害性:
最大允許充裝量: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超出《移容規(guī)》表3-4范圍的介質應通過技術評審
10 制造要求 【移容規(guī)4.5】
無損檢測 方法及比例: □RT比例: □UT比例:
□MT比例: □PT比例: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11 【移容規(guī)4.6】
焊后熱處理 焊后熱處理: □不需要
□熱處理工藝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12 【移容規(guī)4.7】
耐壓試驗 方法:
壓力系數(shù): □液壓試驗 壓力系數(shù):
□氣壓試驗 壓力系數(shù):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13 【移容規(guī)4.8】
泄漏試驗 方法:□氣密性試驗 □氨檢漏試驗
□鹵素檢漏試驗 □氦檢漏試驗
□其他: □氣密性試驗 □氨檢漏試驗
□鹵素檢漏試驗 □氦檢漏試驗
□其他: □不適用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14 【移容規(guī)4.3】
焊接試件和母材熱處理試件 焊接試件: □要求 □不要求
母材熱處理試件:□要求 □不要求 焊接試件: □有 □無
母材熱處理試件:□有 □無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15 其他 以上未列出的條款 □符合
□處置后符合
□不符合
16 需要強調說明的問題:
注:“移容規(guī)”指TSG R0005-2011《移動式壓力容器安全監(jiān)察規(guī)程》。
附件4
風險評估報告的基本要求
1 總則
1.1 本部分規(guī)定了壓力容器風險評估報告的基本要求。
1.2 容器設計者(或設計單位*)應根據(jù)相關法規(guī)或設計委托方要求編制針對容器預期使用狀況的風險評估報告。
1.3 設計者(或設計單位*)應充分考慮容器在各種工況條件下(對移動式壓力容器應包括可能參與的運輸方式及在相應運輸方式下各種工況條件*)可能產(chǎn)生的失效模式,在材料選擇、結構設計、制造檢驗、運輸使用*、充裝卸載*要求等方面提出安全措施,防止可能發(fā)生的失效。
1.4 設計者(或設計單位*)應向容器用戶提供制定容器事故應急預案所需要的信息。
2 制定原則和程序
2.1 設計階段風險評估主要針對危害識別和風險控制。
2.2 設計階段風險評估按以下程序進行:
a) 根據(jù)用戶設計條件和其他設計輸入信息,確定容器的各種使用工況(包括運輸方式及其各種使用工況*);
b) 根據(jù)各使用工況的介質、操作條件、環(huán)境因素、裝卸條件*、運輸條件*等進行危害識別,確定可能發(fā)生的危害及其后果;
c) 針對所有危害和相應的失效模式,說明應采取的安全防護措施和依據(jù);
d) 對于可能發(fā)生的失效模式,給出制定事故應急預案所需要的信息;
e) 形成風險評估報告。
3 風險評估報告內(nèi)容
風險評估報告應至少包括:
a) 壓力容器的基本設計參數(shù):壓力、溫度、材料、介質性質和外載荷等;對于移動式應力容器還應考慮:運輸方式(如鐵路、公路、水路或者這些方式的聯(lián)運等)、工作條件(如工作壓力、工作溫度、腐蝕環(huán)境等)、裝卸條件(如裝卸方式、裝卸壓力等)、基本結構(如單層罐、堆積絕熱罐、真空絕熱罐、氣瓶等)等;
b) 所有可能工況條件的描述;
c) 所有操作、設計條件下可能發(fā)生的危害,如:爆炸、泄漏、破損、變形、真空失效*、側翻*等;
d) 對于標準、安全技術規(guī)范或規(guī)范性文件已經(jīng)有規(guī)定的失效模式,說明采用的條款;
e) 對于標準、安全技術規(guī)范或規(guī)范性文件沒有規(guī)定的失效模式,說明設計中載荷、安全系數(shù)和相應計算方法的選取依據(jù);
f) 對介質少量泄漏、大量涌出、爆炸、交通事故*狀況下如何處置的措施;
g) 根據(jù)可能發(fā)生事故情況,規(guī)定合適的隨車人員、操作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的防護裝備和措施*。
h) 風險評估報告應具有與設計圖樣總圖一致的簽署。
注:“*”為移動式壓力容器需要著重考慮的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