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銳 ]——(2013-2-21) / 已閱11260次
注釋:
[1][英]約翰·洛克:《政府論(二)》,楊思派 譯,九州出版社 2007 年版。
[2][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3][德]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載《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4][加]查爾斯·泰勒:“市民社會的模式”,馮青虎 譯,載《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5 年版。
[5][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 譯,商務印書館 1996 年版。
[6][英]弗里德利!ゑT·哈耶克:《法律、立法與自由(第二、三卷)》,鄧正來 等譯,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0 年版。
[7][英]麥高偉,杰弗里·威爾遜:《英國刑事司法程序》,劉立霞 等譯,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
[8]曾峻:《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學林出版社 2005 年版。
[9]韓德明:《偵查原理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 年版。
[10][美]達瑪什卡:《司法和國家權力的多種面孔》,鄭戈 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4 年版。
[11]宋英輝:《刑事訴訟目的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1995 年版。
[12][美]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鄧正來 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4 年版。
[13][美]愛倫·豪切斯泰勒·斯黛麗,南希·弗蘭克:《美國刑事法院訴訟程序》,陳衛(wèi)東、徐美君 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2 年版。
[14]陳光中、徐靜村:《刑事訴訟法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2000 年版。
[15]陳瑞華:《刑事審判原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7年版。
[16][美]約翰·羅爾斯:《正義論》,何懷宏 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8 年版。
出處:《政法論壇》 2012 年第4期
作者:孫銳. 國家檢察官學院 講師
總共3頁 [1] [2] 3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