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婷婷,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久久发布国产伦子伦精品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guī)速遞

  • 官員禁說 “無可奉告”體現(xiàn)對知情權的尊重

    [ 楊濤 ]——(2004-10-17) / 已閱7325次

    官員禁說 “無可奉告”體現(xiàn)對知情權的尊重

    楊濤


    今后,只要涉及依法行政工作,北京市各級政府各機關都不能對新聞記者說“無可奉告”,相反要積極配合采訪。昨天,記者從市政府法制辦獲悉,市依法行政聯(lián)席會議辦公室近日正式發(fā)出通知,對各級機關配合新聞單位宣傳依法行政工作作出了具體規(guī)定,并把各部門開展依法行政宣傳工作的成績納入年度考核內(nèi)容。(《新京報》9月21日)
    關于記者的采訪權是權力還是權利的問題,學界和新聞界對此一直有較大的爭議。有人主張采訪權是權力,接受采訪的對象都有回答記者提問的義務,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新聞媒體進行輿論監(jiān)督的功能;也有人主張采訪權只是一種權利,記者可以自由采訪,但被采訪人卻也有回答與不回答的權利,以維護公民的隱私權。
    在筆者看來,新聞媒體不是國家機關,記者也不是國家工作人員,因而,記者不可能享有帶有強制力的國家公權力。采訪權實質(zhì)是一種公民權利,是公民的言論自由和監(jiān)督權利的延伸,因而,任何普通公民對于記者的采訪都有回答與不回答的權利,采訪權不能凌駕于公民這種自由權之上,國家對記者采訪權的保護僅僅在于禁止任何人采取非法手段阻撓的記者的采訪。
    然而,官員在涉及公共事務方面,對于記者的采訪卻不享有不回答的權利。從采訪權是公民權利的角度上看,公民權利賦予政府權力,因而公民對于政府,對于公共事務,享有知情權,而記者的對于公共事務的采訪不僅僅反映了是記者個人的知情訴求,也反映了其依托的新聞媒體后面的廣大民眾的知情訴求,政府及其官員應當滿足公民這種知情權;從政府官員作為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的應承擔的義務角度上講,公共權力的行使關系到千家萬戶,關系到公共利益,政府官員要接受民眾的監(jiān)督,要讓民眾都參與到公共事務的管理,就必須做到信息透明、政務公開,就有義務回答記者關于公共事務方面的采訪。因此,筆者認為,北京市要求其屬下的各級政府各機關都不能對新聞記者說“無可奉告”、相反要積極配合采訪的做法體現(xiàn)了對公民知情權的尊重,體現(xiàn)了建設法治政府的積極態(tài)度,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務實做法。
    同時,官員禁說 “無可奉告”的規(guī)定的出臺也有利于發(fā)揮新聞發(fā)言人的真正作用。去年以來,中央的許多部委和地方各級政府都相繼設立了新聞發(fā)言人制度,以此來滿足公民的知情權的實現(xiàn)。但是,由于這一制度沒有設置相關輔助規(guī)定,新聞發(fā)言人往往在對自己有利的新聞時就出來發(fā)言,出現(xiàn)對于自己不利的新聞時候以“無可奉告”搪塞記者或者干脆閉門不見。今年人大會上,審計署長李金華公布了一些部委違規(guī)使用資金的情況,許多部委曾經(jīng)活躍一時的新聞發(fā)言人一個個都不見蹤影。因此,僅僅設置新聞發(fā)言人這一形式還是遠遠不夠的,規(guī)定官員對于記者采訪不得回避才能更好地滿足公民的知情權的實現(xiàn)。
    我們希望,這一規(guī)定能真正落到實處,政府和官員們用“開門迎諫”代替“無可奉告”,政府才能做到勤政、務實和高效,才能真正建設有限政府、法治政府。

    通聯(lián):江西省贛州市人民檢察院 楊濤 華東政法學院法律碩士   郵編:341000   
    tao1991@tom.com
    tao9928@tom.com


    ==========================================

    免責聲明:
    聲明:本論文由《法律圖書館》網(wǎng)站收藏,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使用,
    版權為原作者所有,未經(jīng)作者同意,不得轉(zhuǎn)載。

    ==========================================

    論文分類

    A 法學理論

    C 國家法、憲法

    E 行政法

    F 刑法

    H 民法

    I 商法

    J 經(jīng)濟法

    N 訴訟法

    S 司法制度

    T 國際法


    Copyright © 1999-2021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