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15026
- 書名:中國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1901-1949)
- 作者:張生
- 出版社:政法大學
- 出版時間:2004年5月
- 入庫時間:2004-7-19
- 定價:24
圖書內(nèi)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目 錄
序…………………………………………………………………(1)
前言……………………………………………………………(1)
第一章緒論…………………………………………………(7)
第一節(jié) 比較法視野中的民法法典化………………………(7]
一、近代以來民法法典化的含義…………………………(7)
二、實現(xiàn)民法法典化的一般條件………………………(10)
三、小結(jié)………………………………………………(27)
第二節(jié) 研究中國近代民法的材料和方法………………(28)
一、本文所依據(jù)的主要材料……………………………(30)
二、研究方法及相應(yīng)的概念體系………………………(33)
第二章清末民法法典化……………………………………(36)
第一節(jié) 防衛(wèi)性立法政策及民事立法的遲緩……………(36)
一、專制政府的危機及其防衛(wèi)性立法政策……………(36)
二、修律計劃中民律的缺位……………………………(40)
第二節(jié) 《大清民律草案》的編訂………………………(45)
一、籌議編訂民法及修訂法典之爭……………………(45)
二、擬訂《編纂民法之理由》(草稿)與確定
編纂計劃……………………………………………(65)
三、民事調(diào)查與編訂民律草案條文稿…………………(71)
四、《大清民律草案》“說明稿”的編訂………………(78)
第三節(jié) 《大清民律草案》存在的問題…………………(82)
一、編訂者及其編訂方法………………………………(82)
二、《大清民律草案》的規(guī)范缺陷………………………(87)
三、民事習慣調(diào)查對草案的影響………………………(89)
四、《大清民律草案》的社會適應(yīng)性…………………(108)
第三章民國北京政府時期的民法法典化…………………(114)
第一節(jié) 援用“現(xiàn)行律規(guī)定各條”及《民律親屬法
草案》的起草……………………………………(115)
一、擱置《大清民律草案》……………………………(115)
二、援用“現(xiàn)行律中規(guī)定各條”——“現(xiàn)行律民事
有效部分”…………………………………………(117)
三、《民律親屬法草案》的編訂………………………(119)
第二節(jié) 大理院創(chuàng)制的準法典:民事判解要旨匯編……(120)
一、民事判例、解釋例及其要旨………………………(123)
二、民事判解要旨的法源性……………………………(131)
三、民事判解要旨的性質(zhì)………………………………(134)
四、民事判解要旨匯編的準法典化特征及其
局限性………………………………………………(137)
第三節(jié) 民國《民律草案》的編訂………………………(148)
一、第二次援用《大清民律草案》之議………………(148)
二、編訂民法典的外在壓力……………………………(149)
三、編訂民國《民律草案》……………………………(153)
第四節(jié) 變與不變:民國《民律草案》的改進與
不足………………………………………………(158)
一、民國《民律草案》的主要改進……………………(161)
二、民國《民律草案》未盡妥善之處…………………(168)
第四章民國民法典的制定與實施…………………………(172)
第一節(jié) 民國民法典的編訂………………………………(172)
一、南京國民政府及其立法體制………………………(173)
二、民國民法典的編訂:黨治政府與法律家
的合作………………………………………………(176)
第二節(jié) 從比較法的角度觀察:民國民法典的
優(yōu)越性……………………………………………(196)
一、三民主義之立法精神:自由、平等、博愛………(198)
二、注重民法典的體系功能……………………………(206)
三、綜合比較,兼采中外………………………………(214)
第三節(jié) 從社會的角度觀察:民國民法典與社會
生活之懸隔………………………………………(217)
一、民事習慣在民法體系中的地位……………………(217)
二、民國民法典對先買權(quán)的否定………………………(222)
三、從固有法的“典”到民國民法典中的
“典權(quán)” ……………………………………………(233)
四、民法典中的婚約制度:對外國法的全面繼受……(248)
五、民法典對納妾及妾之法律地位的否定性回避……(260)
六、小結(jié)…………………………………………………(265)
第五章余論:中國近代民法法典化的歷史檢討
與展望………………………………………………(276)
一、“法律家與政府合作的造法體制”之檢討………(276)
二、建構(gòu)以民法典為核心的回應(yīng)型民法體系…………(281)
三、法律繼受與社會法律秩序的生成…………………(284)
附錄…………………………………………一(289)
附錄一中國近代民法法典化大事年表……………………(289)
附錄二中國近代參與民法修訂的法律家…………………(304)
附錄三主要參考文獻………………………………………(326)
附錄四 裁判文書索引………………………………………(348)
附錄五統(tǒng)計表索引…………………………………………(350)
后記…………………………………………………………f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