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書從法社會學角度,結(jié)合實際論述了日本的法與社會的相互
作用關系,從內(nèi)容上講,不是就法論法,而是從社會角度觀察法在
社會中的作用和法對社會的影響。這里所謂“法”,并非指制定法
學中的憲法、民法、刑法等法規(guī)范體系,而是指“法體系”,即在
整體社會中,為了維持法秩序而運營相應部門的一種結(jié)構(gòu)。法體系
是立法、司法、法律家和法學教育等各種制度的復合體,對應于政
治體系和經(jīng)濟體系。因此,本書的目的并不在于對法規(guī)、法制度內(nèi)
容和法解釋的論述。
盡管如此,也難免涉及規(guī)范論。本書以日本法秩序原理作為法
體系的觀察對象,其焦點并不集中在法規(guī)范、法制度本身,而集中
在法規(guī)范、法制度在社會中的實際作用。目標在于闡明西方近代型
法秩序原理對日本社會的功能性意義和法文化在日本社會中的雜交
培育。闡述了實際性法作用的社會學見解以及必要情況下以此為基
礎的政策選擇原理。
本書是在放送大學教養(yǎng)學部教材《日本的法體系》(2000年出
版)基礎上,應有斐閣編輯部的建議修訂而成的,刪除了部分章節(jié),
其余的保留了原有部分。5年來,日本的司法制度改革進展迅速,新
形勢下的新情況層出不窮。為了適應社會內(nèi)容的變化,本書不僅在
論述上作過相應調(diào)整,書名也修改為《日本法與日本社會》。
法與政治、經(jīng)濟等并列為主要社會現(xiàn)象,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
決定著法在整體社會中的地位。因此,在社會脈絡中闡明法現(xiàn)象的
意義既有利于法學教育,也有利于明確法學教育的意義。使用體系
論術(shù)語也是為了說明法的社會關聯(lián)性。體系論的理論框架未必一成
不變,但法的實際作用和作用方式卻有利于將法社會學的研究成果
整合到一個框架內(nèi)。這一工作也擔負著將法社會學的基本術(shù)語進行
體系性整理的任務。
本書既可以作為大學一般性教育課程及專業(yè)課程的教科書,也
可以作為對法律感興趣的一般大眾的教育讀物。
最后,對本書所引用的圖表和資料的原作者以及出版社的大力
支持,深表謝意。對為本書的出版給予周密計劃的有斐閣編輯部的
酒井久雄先生和熱忱幫助的重松由希子女士表示衷心感謝。
六本佳平
2004年11月
共361頁
沒有圖書目錄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