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27174
- 書名:法理學(xué)(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系列)
- 作者:張文顯主編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shí)間:2007年1月
- 入庫時(shí)間:2006-12-24
- 定價(jià):36
圖書內(nèi)容簡介
沒有圖書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編法學(xué)導(dǎo)論
第一章 法學(xué)的研究對象………………………………………………(3)
第一節(jié)法學(xué)的概念…………………………………………………(3)
第二節(jié) 法學(xué)與其他學(xué)科的關(guān)系……………………………………(4)
第三節(jié) 法學(xué)的體系與分科…………………………………………(9)
第四節(jié) 法理學(xué)在法學(xué)體系中的地位………………………………(10)
第二章 法學(xué)的研究方法………………………………………………(13)
第一節(jié)法學(xué)方法論…………………………………………………(13)
第二節(jié) 法學(xué)研究的基本方法………………………………………(16)
第三章 法學(xué)的歷史……………………………………………………(25)
第一節(jié) 西方法學(xué)的歷史……………………………………………(25)
第二節(jié) 中國法學(xué)的歷史……………………………………………(28)
第三節(jié) 馬克思主義法學(xué)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31)
第二編 法的起源與發(fā)展
第四章 法的起源………………………………………………………(37)
第一節(jié) 原始社會的社會調(diào)控機(jī)制…………………………………(37)
第二節(jié) 法產(chǎn)生的基本過程…………………………………………(41)
第五章 法的歷史類型…………………………………………………(48)
第一節(jié) 法的歷史類型釋義…………………………………………(48)
第二節(jié) 古代法律制度………………………………………………(50)
第三節(jié) 近、現(xiàn)代資本主義法律制度…………………………………(55)
第四節(jié) 當(dāng)代中國社會主義法律制度 ………………………………(60)
第六章 法的發(fā)展………………………………………………………(66)
第一節(jié) 法的發(fā)展的一般理論………………………………………(66)
第二節(jié) 法的繼承……………………………………………………(68)
第三節(jié) 法的移植……………………………………………………(72)
第四節(jié) 法制改革……………………………………………………(76)
第七章 法治國家………………………………………………………(83)
第一節(jié) 法治與法治國家概述………………………………………(83)
第二節(jié) 法治國家原理………………………………………………(87)
第三節(jié) 建設(sh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91)
第三編法的本體
第八章 法的概念………………………………………………………(99)
第一節(jié)法的定義…………………………………………………(99)
第二節(jié) 法的本質(zhì)……………………………………………………(102)
第三節(jié) 法的基本特征………………………………………………(106)
第九章 法的要素………………………………………………………(111)
第一節(jié) 法的要素釋義………………………………………………(111)
第二節(jié) 法律規(guī)則.……………………………………………………(114)
第三節(jié) 法律原則…………………………………………………(121)
第四節(jié) 法律概念……………………………………………………(124)
第十章 法的形式與效力 ……………………………………(127)
第一節(jié) 法的淵源……………………………………………………(127)
第二節(jié) 法的分類……………………………………………………(140)
第三節(jié) 法的效力……………………………………………………(143)
第十一章 法律體系……………………………………………………(148)
第一節(jié) 法律體系的釋義……………………………………………(148)
第二節(jié) 法律部門及其劃分標(biāo)準(zhǔn)……………………………………(151)
第三節(jié) 當(dāng)代中國的法律體系 ………………………………………(153)
第十二章 權(quán)利和義務(wù)…………………………………………………(159)
第一節(jié) 法與權(quán)利和義務(wù)……………………………………………(159)
第二節(jié) 權(quán)利和義務(wù)的概念…………………………………………(161)
第三節(jié) 權(quán)利和義務(wù)的分類…………………………………………(163)
第四節(jié) 權(quán)利與義務(wù)的關(guān)系 …………………………………………(167)
第十三章 法律行為 …………………………………………(171)
第一節(jié) 法律行為釋義………………………………………………(171)
第二節(jié) 法律行為的結(jié)構(gòu)……………………………………………(173)
第三節(jié) 法律行為的基本分類………………………………………(178)
第十四章 法律關(guān)系……………………………………………………(182)
第一節(jié) 法律關(guān)系的概念與種類……………………………………(182)
第二節(jié) 法律關(guān)系的主體與客體……………………………………(186)
第三節(jié) 法律關(guān)系的形成、變更與消滅………………………(190)
第十五章 法律責(zé)任……………………………………………………(193)
第一節(jié) 法律責(zé)任的概念與構(gòu)成……………………………………(193)
第二節(jié) 法律責(zé)任的分類……………………………………………(197)
第三節(jié) 歸責(zé)與免責(zé)…………………………………………………(199)
第四節(jié) 法律責(zé)任的實(shí)現(xiàn)方式………………………………………(202)
第四編 法的運(yùn)行
第十六章 立法…………………………………………………………(209)
第一節(jié) 立法的概念與立法體制……………………………………(209)
第二節(jié) 立法的指導(dǎo)思想與立法的基本原則 ………………………(213)
第三節(jié) 立法程序與立法技術(shù)………………………………………(219)
第四節(jié) 法典編纂……………………………………………………(226)
第十七章 法的實(shí)施……………………………………………………(228)
第一節(jié) 守法………………………………………………………(228)
第二節(jié) 執(zhí)法…………………………………………………………(232)
第三節(jié)司法…………………………………………………………(236)
第四節(jié) 法律監(jiān)督……………………………………………………(244)
第十八章 法律方法……………………………………………………(246)
第一節(jié)法律方法概述………………………………………………(246)
第二節(jié)法律解釋……………………………………………………(250)
第三節(jié) 法律推理…………………………………………………(257)
第十九章 法律程序……………………………………………………(261)
第一節(jié) 法律程序概述………………………………………………(261)
第二節(jié) 正當(dāng)程序的特征……………………………………………(264)
第三節(jié) 法律程序的作用與意義……………………………………(268)
第二十章 法律職業(yè)……………………………………………………(272)
第一節(jié)法律職業(yè)概述………………………………………………(272)
第二節(jié) 法律職業(yè)的技能……………………………………………(276)
第三節(jié) 法律職業(yè)的倫理……………………………………………(282)
第四節(jié) 法律職業(yè)制度………………………………………………(286)
第五編 法的作用和價(jià)值
第二十一章 法的作用 ……………………………………………(293)
第一節(jié) 法的作用釋義………………………………………………(293)
第二節(jié) 法的規(guī)范作用………………………………………………(296)
第三節(jié) 法的社會作用………………………………………………(299)
第四節(jié) 法的局限……………………………………………………(300)
第二十二章 法的價(jià)值…………………………………………………(303)
第一節(jié) 法的價(jià)值釋義………………………………………………(303)
第二節(jié) 法的價(jià)值體系………………………………………………(307)
第三節(jié) 法的價(jià)值的沖突與整合……………………………………(312)
第二十三章 法與人權(quán)…………………………………………………(316)
第一節(jié)人權(quán)的概念…………………………………………………(316)
第二節(jié) 人權(quán)的基本特點(diǎn)……………………………………………(319)
第三節(jié) 人權(quán)主體與權(quán)利內(nèi)容的歷史演變…………………………(323)
第四節(jié) 人權(quán)的法律保護(hù)……………………………………………(327)
第二十四章 法與秩序 …………………………………………(335)
第一節(jié)秩序的概念…………………………………………………(335)
第二節(jié) 法對秩序的維護(hù)作用………………………………………(339)
第二十五章 法與自由 ………………………………………(345)
第一節(jié) 自由的概念…………………………………………………(345)
第二節(jié) 法對自由的保障作用………………………………………(350)
第二十六章 法與效率…………………………………………………(355)
第一節(jié)效率的概念………………………………………………(355)
第二節(jié) 法對效率的促進(jìn)作用………………………………………(360)
第二十七章 法與正義…………………………………………………(364)
第一節(jié) 正義的概念…………………………………………………(364)
第二節(jié) 法的形式正義………………………………………………(368)
第三節(jié) 法的實(shí)質(zhì)正義………………………………………………(374)
第六編法與社會
第二十八章 法與經(jīng)濟(jì)…………………………………………………(379)
第一節(jié) 法與生產(chǎn)方式………………………………………………(379)
第二節(jié) 法與市場經(jīng)濟(jì)………………………………………………(385)
第三節(jié) 法與經(jīng)濟(jì)體制改革…………………………………………(388)
第四節(jié) 法與經(jīng)濟(jì)全球化……………………………………………(391)
第二十九章 法與政治…………………………………………………(395)
第一節(jié) 法與公共權(quán)力………………………………………………(395)
第二節(jié) 法與黨的政策………………………………………………(397)
第三節(jié) 法與民主政治………………………………………………(400)
第四節(jié) 法與政治文明………………………………………………(405)
第三十章 法與科學(xué)技術(shù)………………………………………………(410)
第一節(jié) 科學(xué)技術(shù)對法的影響………………………………………(410)
第二節(jié) 法對科學(xué)技術(shù)的作用………………………………………(413)
第三節(jié) 科技法制化的規(guī)律…………………………………………(415)
第三十一章 法與文化 ………………………………………(419)
第一節(jié) 法與文化的一般原理………………………………………(419)
第二節(jié)法與傳統(tǒng)……………………………………………………(423)
第三節(jié) 法與道德……………………………………………………(426)
第四節(jié) 法與宗教……………………………………………………(431)
第三十二章 法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434)
第一節(jié) 和諧的概念解讀……………………………………………(434)
第二節(jié)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科學(xué)內(nèi)涵與基本特征………………(436)
第三節(jié)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法律機(jī)制 ……………………………(440)
本書總 4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