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27823
- 書名:民法法典化研究
- 作者:王建平主編
- 出版社:人民法院
- 出版時間:2006年7月
- 入庫時間:2007-1-31
- 定價:58
圖書內(nèi)容簡介
本書從民法典基礎論、民法典價值論、民事法律制度論、民事規(guī)則制定論、民事權利救濟論和民法典路徑論等6個方面,對我國民法的法典化,進行了系統(tǒng)、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三書的立足點,是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背景下,市民社會這種和諧社會的建構。本書在分析習慣法及民法典化一般條件、民法典價值的基礎上,將民法與憲法關系的模態(tài)和民法規(guī)范作用的圖解,以及民事法律制度的設計等方面,把作者的思考和觀察變成文字。民事規(guī)則制定論部分,作者對民商事立法、民事規(guī)范設計、司法解釋和附屬民事規(guī)范等進行專門評判。三書的特色在于,對民事活動進行了界定,對民事權利救濟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本書還對民法法典化的路徑,即民商法律文化、民商法學教育、民商事習慣調(diào)查、民商法學研究等進行了個性化剖析,并對民法典的經(jīng)濟學路徑進行了探索。
圖書目錄
第一編 民法典基礎論
第一章 習慣法及民法法典化的一般條件…………………………………(2)
第一節(jié) 民法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2)
第二節(jié) 成文法的發(fā)展趨勢……………………………………………(10)
第二章 市民社會及其建構…………………………………………………(20)
第一節(jié) 市民社會的產(chǎn)生條件…………………………………………(20)
第二節(jié) 市民社會的本質和特征……………………………………(30)
第三節(jié) 建構市民社會的現(xiàn)實意義……………………………………(34)
第三章 民法與憲法關系模態(tài)………………………………………………(43)
第一節(jié) 民法發(fā)展的歷史淵源…………………………………………(43)
第二節(jié) 民法與憲法關系概述…………………………………………(48)
第三節(jié) 英美法系中的“民——”關系 ……………………………(51)
第四節(jié) 大陸法系中的“民——關系 ……………………………(54)
第四章 民法規(guī)范作用圖解…………………………………………………(58)
第一節(jié) 法律規(guī)范………………………………………………………(58)
第二節(jié) 民法規(guī)范作用評論……………………………………………(61)
第三節(jié) 強行性民法規(guī)范作用模式……………………………………(64)
第四節(jié) 任意性民法規(guī)范的選擇模式…………………………………(68)
第五節(jié) 裁判性民事規(guī)范的泛化模式…………………………………(69)
第二編 民法典價值論
第五章 民法理念……………………………………………………………(72)
第一節(jié) 以人為本的主體理念…………………………………………(73)
第二節(jié) 利盡其宜的客體意識…………………………………………(81)
第三節(jié) 權利本位的內(nèi)容觀念…………………………………………(86)
第六章 民法價值……………………………………………………………(92)
第一節(jié) 民法價值界定…………………………………………………(92)
第二節(jié) 民法價值根源…………………………………………………(96)
第三節(jié) 民法價值實現(xiàn)………………………………………………(103)
第七章 民法價值體系……………………………………………………(111)
第一節(jié) 自由與秩序…………………………………………………(111)
第二節(jié) 公平與效率…………………………………………………(123)
第八章 民法典價值………………………………………………………(134)
第一節(jié) 民法典價值界定……………………………………………(135)
第二節(jié) 實質價值與形式價值……………………………………(142)
第三節(jié) 規(guī)則價值和制度價值………………………………………(147)
第三編 民事法律制度論
第九章 民事法律制度設計………………………………………………(152)
第一節(jié) 民事法律制度及其新構想…………………………………(152)
第二節(jié) 民事法律制度框架設計……………………………………(158)
第三節(jié) 設立民事法律制度的研究方法……………………………(161)
第十章 民事主體制度……………………………………………………(164)
第一節(jié) 民事主體制度的歷史沿革…………………………………(164)
第二節(jié) 民事主體制度立法…………………………………………(168)
第三節(jié) 民事主體的判斷標準………………………………………(174)
第四節(jié) 民事主體資格限制 ………………………………………(178)
第十一章 民事客體制度…………………………………………………(182)
第一節(jié) 民事客體的形式、內(nèi)容及關系 ……………………………(182)
第二節(jié) 現(xiàn)代財產(chǎn)形態(tài)新變化與客體………………………………(186)
第十二章 民事權利制度…………………………………………………(192)
第一節(jié) 民事權利體系 ………………………………………………(192)
第二節(jié) 民事權利狀態(tài)………………………………………………(196)
第三節(jié) 民事權利分類制度…………………………………………(200)
第四節(jié) 民事權利結構………………………………………………(207)
第五節(jié) 民事權利的取得、享有與救濟……………………………(211)
第六節(jié) 民事權利的限制 ……………………………………………(220)
第十三章 民事活動界定…………………………………………………(224)
第一節(jié) “活動”的社會學考察……………………………………(224)
第二節(jié) 民事活動的范圍界定………………………………………(225)
第三節(jié) 民事活動的內(nèi)涵界定………………………………………(228)
第十四章 民事責任制度…………………………………………………(233)
第一節(jié) 民事責任的一般原理………………………………………(233)
第二節(jié) 締約過失責任………………………………………………(239)
第三節(jié) 違約責任……………………………………………………(244)
第四節(jié) 侵權責任……………………………………………………(249)
第四編 民事規(guī)則制定論
第十五章 民商事立法……………………………………………………(256)
第一節(jié) 民事立法規(guī)則論……………………………………………(257)
第二節(jié) 民事法律制定的選擇………………………………………(262)
第三節(jié) 民事立法的路徑依賴………………………………………(266)
第十六章 民事規(guī)范設計…………………………………………………(280)
第一節(jié) 民商法律規(guī)范評析…………………………………………(280)
第二節(jié) 行為規(guī)范與裁判規(guī)范………………………………………(284)
第三節(jié) 任意性規(guī)范與強制性規(guī)范…………………………………(287)
第十七章 司法解釋………………………………………………………(290)
第一節(jié) 司法解釋的形成……………………………………………(291)
第二節(jié) 我國司法解釋的特點 ………………………………………(293)
第三節(jié) 民商事司法解釋的適用 ……………………………………(296)
第四節(jié) 司法解釋對民商事立法的負影響 …………………………(299)
第十八章 附屬民事規(guī)范…………………………………………………(303)
第一節(jié) 附屬民事規(guī)范的界定………………………………………(303)
第二節(jié) 我國附屬民事規(guī)范的適用 …………………………………(307)
第三節(jié) 附屬民事規(guī)范與民法法典化的關系 ………………………(312)
第四節(jié) 附屬民事規(guī)范的制度價值…………………………………(316)
第十九章 民事權利救濟理論……………………………………………(322)
第一節(jié) 民事權利救濟概論…………………………………………(322)
第二節(jié) 民事權利救濟的途徑………………………………………(326)
第三節(jié) 民事權利救濟制度構造……………………………………(337)
第二十章 民事權利救濟程序制度………………………………………(343)
第一節(jié) 民事證據(jù)制度………………………………………………(343)
第二節(jié) 民事爭議解決制度…………………………………………(349)
第三節(jié) 民事糾紛裁判制度…………………………………………(357)
第四節(jié) 民事訴訟制度………………………………………………(361)
第五節(jié) 民事執(zhí)行制度………………………………………………(365)
第六編 民法典路徑論
第二十一章 民商法律文化………………………………………………(370)
第一節(jié) 法律文化與民商法律文化…………………………………(370)
第二節(jié) 民商法律文化的形成及條件………………………………(376)
第三節(jié) 民商法律文化的品格………………………………………(383)
第四節(jié) 中國傳統(tǒng)民商法律文化……………………………………(388)
第五節(jié) 當代中國民商法律文化的塑造……………………………(392)
第二十二章 民商法學教育……………………………………………(398)
第一節(jié) 法學教育的雙重性………………………………………(398)
第二節(jié) 我國民商法學教育現(xiàn)狀…………………………………(409)
第三節(jié) 民商法的教育觀念………………………………………(413)
第二十三章 民商事習慣調(diào)查……………………………………………(419)
第一節(jié) 清末民初的民事習慣調(diào)查…………………………………(419)
第二節(jié) 民商事習慣的個案研究……………………………………(420)
第二十四章 民商法學的研究……………………………………………(426)
第一節(jié) 法學家與立法建議稿………………………………………(426)
第二節(jié) 我國民商法學研究概況……………………………………(429)
第三節(jié) 民商法學研究方法…………………………………………(439)
第四節(jié) 民商法學研究中的比較法因素 ……………………………(447)
第二十五章 民法典的經(jīng)濟學路徑分析…………………………………(451)
第一節(jié) 民法典市場的基本解釋……………………………………(451)
第二節(jié) 民法典需求…………………………………………………(453)
第三節(jié) 民法典供給…………………………………………………(456)
第四節(jié) 民法法典化經(jīng)濟分析的小結………………………………(462)
主要參考文獻………………………………………………………………(464)
跋……………………………………………………………………………(469)
共4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