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婷婷,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久久发布国产伦子伦精品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guī)速遞

  • 新編中國法制史
    編號:28334
    書名:新編中國法制史
    作者:廖宗麟著
    出版社:中國檢察
    出版時間:2007年2月
    入庫時間:2007-3-15
    定價:38
    該書暫缺

    圖書內(nèi)容簡介

    本書名為《新編中國法制史》,是因為它和目前國內(nèi)許多《中
    國法制史》著作,在學術(shù)觀點和篇章結(jié)構(gòu)方面,有許多不同的地
    方,主要表現(xiàn)在三方面:
    首先,是用“政治文明”代替?zhèn)鹘y(tǒng)的階級斗爭理論作為評價
    中國法律制度優(yōu)劣的標準。作者認為:一種有生命力的法律制度,
    盡管在醞釀和產(chǎn)生之初,會帶有很濃厚的時代、階級和國家色彩,
    但經(jīng)過時間和實踐的長期磨合和考驗而成熟和定型后,就會按照自
    己的運動軌跡發(fā)展,成為客觀的、普遍的、公正的行為準則,超越
    階級和國度的局限,而成為民族的、全人類的文明財富。法律制度
    本身是沒有階級性的,它的階級性是使用它的階級賦予它的。產(chǎn)生
    于中國古代的選拔官員的科舉考試制度,一旦成熟和定型后,即被
    看做國家選拔官員的最好模式,從而被西方國家學習過去,演變成
    他們的文官考試制度,F(xiàn)在又流傳回中國,成為現(xiàn)代的公務(wù)員考試
    制度。而以階級斗爭觀點作為價值體系來評價歷代法律制度優(yōu)劣的
    標準,就會因為中國古代法律制度多為剝削階級所制定,因而強調(diào)
    其消極面多,肯定其進步性少,忽視了各個時期的法律制度在中國
    政治文明發(fā)展過程中的地位。因而不能真正評價歷代法律制度的優(yōu)
    劣,也不能正確反映中國法律制度發(fā)展演變的規(guī)律性。其實,法制
    史學者過于拘泥于各個時期法律制度的階級屬性,是一件吃力不討
    好的事情,因為各個時期中國社會的階級屬性以及階級斗爭是如何
    運作的問題,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以至于我們現(xiàn)在連許多基本
    問題都還未搞清楚。如關(guān)于中國是否經(jīng)歷過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的
    分期就是一個眾說紛紜、分歧極大的問題。甚至在近來,就有人撰
    文指出,使用“封建社會”來描述從秦到清這段歷史時期是不妥
    當、不確切的。因為在中國古代,“封建”的意思主要指分封制的
    “封土建國”,并沒有我們所說的地主壓迫和剝削農(nóng)民的意思。
    而在一個國家和民族創(chuàng)造的文明中,法律制度最能集中地反映
    其民族精神和價值觀點,是這個國家和民族政治文明發(fā)展的重要標
    志。隨著國家政治文明的發(fā)展,法律制度也會隨之發(fā)展,而違背政
    治文明發(fā)展趨勢的法律制度,則最終會被歷史淘汰。對于文明進步
    的東西,不論是哪個階級的產(chǎn)物,都要給予理直氣壯的肯定;反
    之,則要大膽否定。今天,我們在建設(shè)適合時代要求的政治文明
    時,重新審視我國歷代法律制度發(fā)展演變的歷史過程,用“政治
    文明”作為價值體系來評價歷代法律制度優(yōu)劣的標準,衡量哪些
    法律制度是文明的,哪些是不夠文明或者違反文明的,從而總結(jié)成
    就、認識不足,也是歷史賦予我們的光榮任務(wù)。
    其次,是以部門法來分章節(jié),而不像以往那樣以朝代來分章
    節(jié)。法律制度是以一個個部門法律為系統(tǒng)分別進行演變的,一旦一
    個部門法律制度產(chǎn)生以后,它的發(fā)展就有兩種因素在推動:一種因
    素是由于這個部門法律制度所要調(diào)節(jié)的社會生活發(fā)生了變化,特別
    是朝代的變化會引起社會生活的變化,法律制度也就隨之發(fā)生變
    化;另一種是這個部門法律制度本身的不斷發(fā)展和完善,也會引起
    法律制度的發(fā)展變化。這包括法律制度本身的內(nèi)涵豐富和外延擴
    大,條文的含義更科學和邏輯性更強;或這種法律制度關(guān)注的重點
    發(fā)生了變化,從而促使法律制度發(fā)生變化,以及立法技巧的提高等
    等。漢儒的注律、晉時的張杜注律、唐朝的律疏、宋朝的編敕編
    例,直至清朝的附例,都在這個層面上努力地推進法律制度的不斷
    發(fā)展和完善。中國古代解決奸非問題的法律制度的變化就是一個典
    型例子。開始時“男女不以義交者,其刑宮”。大概到了秦時,才
    開始區(qū)分強奸罪和通奸罪,處理強奸罪時只懲罰男方,處理通奸罪
    時則雙方都懲罰。漢時并強調(diào)懲罰親屬相好。到晉朝又注意到當事
    的女方是有夫抑無夫,如系無夫者要加重處罰。唐時則有夫者處罰
    重。到遼國開始有強奸幼女罪,元朝將幼女的年齡定為十歲以下.
    明清時將幼女的年齡提高到十二歲,并注意到強奸男子的雞奸罪。
    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司法部門對此也作了分工:接受社會生活變化的
    信息,提出改變法律制度要求的任務(wù),主要由執(zhí)法人員來承擔;而
    對法律制度作“概念、判斷、推理的改造制作功夫”,則由立法人
    員來承擔。
    由于導致部門法律制度發(fā)展變化的這兩種因素不是同步的,所
    以我們看到,在中國古代,朝代可能改變了,部門法律制度卻不一
    定全部隨之改變,因而新的朝代完全可以襲用前一朝代的某些部門
    法律制度。這正是中國傳統(tǒng)法律發(fā)展的特點:漢承秦制,唐承漢
    制,宋明清承唐制。特別是各部門法有著相當強的傳承性,一個部
    門法在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可能會沒有大的變化,如,按照院
    試、鄉(xiāng)試、會試、殿試等級別分別錄取和淘汰人才的官員選拔制
    度,在唐、宋、明、清等朝代里基本沒有重大變化。同樣,各個朝
    代的婚姻法律制度,不外乎婚姻制度、結(jié)婚年齡、結(jié)婚條件、結(jié)婚
    限制、離婚的條件等內(nèi)容,長期以來也很少發(fā)生變化,如女子的結(jié)
    婚年齡,從漢到清長期都維持在13—15歲;而離婚條件,都為
    “七出”(后來加了“義絕”、“和離”和“斷離”)及“三不去”,
    基本也沒有大的變化。但也存在著另一種情況,即某些法律制度變
    化了,朝代卻不一定變化,這在各個時代的經(jīng)濟法律制度的發(fā)展中
    表現(xiàn)得最為明顯。如唐朝的賦稅制度就經(jīng)歷了從“租庸調(diào)制”到
    “兩稅法”的變化。
    傳統(tǒng)的《中國法制史》著作以朝代來分章節(jié)的做法,從橫的
    方向來看,一個朝代的法律制度的情況固然一目了然,但從縱的方
    向來看,就會產(chǎn)生兩個問題:一方面是敘述歷史的分量過重,使讀
    者容易混淆法制史和普通歷史的區(qū)別,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法制內(nèi)容
    就只體現(xiàn)出了歷史性而沒有了繼承性;另一方面是將各部門法的發(fā)
    展變化的敘述因為朝代的原因而割裂開來,使各部門法的發(fā)展線索
    和邏輯順序斷裂破碎,不能清晰地看到其歷史聯(lián)系和繼承發(fā)展的情
    況,讀者也就不易掌握其發(fā)展變化的規(guī)律性。這其實是只重視了法
    律制度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感性認識階段,卻忽視和割斷更重要的理性認
    識階段的結(jié)果。因此,本書不再按朝代區(qū)分來敘述法律制度的演變
    和發(fā)展過程,而是采用研究“概念、判斷、推理的改進制作功夫”
    的演繹法,對各種部門法作縱向考察法律制度的演變和發(fā)展過程。
    這樣,不但可以少談各個朝代的“階級斗爭狀況”,而且也很容易
    看出各種部門法在其發(fā)展演變過程中文明程度的進退優(yōu)劣來,從而
    作出適當?shù)脑u價。
    我們常說,現(xiàn)代的憲法主要有兩個作用,一是保護公民的權(quán)
    利,二是限制國家機關(guān)的權(quán)力。這后一點,其實在古代的法制建設(shè)
    中已經(jīng)注意到了,只不過沒有我們今天表達得那么清楚而已。韓非
    曾精心研究古代的君臣關(guān)系后在《韓非子。外儲說右下》中指出:
    “明君治吏不治民”,即最高統(tǒng)治者只要管好了官吏,就不愁百姓
    不服從。因此,在每個朝代制定的法律中,重點防備的并不是無權(quán)
    無勢的老百姓,而是心懷異志的各級官員的“出格”行為,力圖
    有效地制約官員們在合法的范圍內(nèi)行使職權(quán),因而制定了適用于職
    官的如設(shè)置、選用、監(jiān)督和獎懲職官的法律條款,以及數(shù)目繁多的
    各種行政法規(guī),成為國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在涉及民
    事法律制度時也特別標明官員在這些制度中所處的地位。就其內(nèi)容
    的豐富多彩及重要性而言,甚至可以這樣說,中華法系主要就是治
    官的法律。正因為職官法律制度有這樣的重要性,所以本書把其放
    在第二章的重要位置上。
    最后是在內(nèi)容上,除基本照顧到以往的傳統(tǒng)內(nèi)容外,也有所改
    變和增加。如以往的《中國法制史》著作常常談到各個朝代的經(jīng)
    濟法律制度,如談賦稅制度時常常談到唐朝的“租庸調(diào)制”和
    “兩稅法”、明朝的“一條鞭法”、清朝的“攤丁人畝”等,但經(jīng)
    過認真對照原始資料,筆者發(fā)現(xiàn)這些朝代或時代的賦稅制度并不僅
    限于此,而是要復雜得多,需要很大的篇幅才能說清楚。至于其他
    經(jīng)濟制度如各種專營制度就更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更何況一個
    政權(quán)處在創(chuàng)立、發(fā)展、興盛和衰退的不同時期時,它的經(jīng)濟法律制
    度也是不同的。以往的著作談到有關(guān)內(nèi)容時,往往是掛一漏萬,并
    不能完整地反映一個時代的經(jīng)濟法律制度,作者自認也無力承擔這
    一重任,只好割愛了。但增加了諸如女囚的監(jiān)獄生活等內(nèi)容。因為
    在罪犯被判刑前后,有相當長的時期是在監(jiān)獄中度過的。但一般的
    著作介紹的多是男囚的情況,而很少談到女囚,缺乏了這些方面的
    內(nèi)容,我們所談的法律制度就不完整了。
    當然,這本《新編中國法制史》,還是一個新的嘗試,還缺乏
    經(jīng)驗,其中一些篇章的安排和論述是否科學合理,還有待讀者的批
    評指正。在本書的寫作過程中,廣泛地參考了不同歷史時期的一些
    前輩們的有關(guān)著作,從中受了不少的啟發(fā),在這里一并表示感謝。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歷代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1)
    第一節(jié) 從夏到戰(zhàn)國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1)
    一、中國法律制度的產(chǎn)生 ………………………………(1)
    二、夏、商、周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5)
    三、春秋戰(zhàn)國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11)
    第二節(jié) 秦至南北朝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25)
    一、從秦到南北朝的主要法律制度 ……………………(25)
    二、從秦到南北朝的其他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39)
    第三節(jié) 從隋到清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47)
    一、從隋到清的主要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47)
    二、從隋到清時期的其他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65)
    第四節(jié) 近現(xiàn)代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81)
    一、近現(xiàn)代的主要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81)
    二、近現(xiàn)代的其他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84)
    第二章 職官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86)
    第一節(jié) 設(shè)置職官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87)
    一、從夏到戰(zhàn)國設(shè)置職官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87)
    二、從秦到南北朝設(shè)置職官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
    過程 …………………………………………………(93)
    三、從隋到清設(shè)置職官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98)
    四、近現(xiàn)代設(shè)置職官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111)
    第二節(jié) 選用職官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113)
    一、世襲制 ………………………………………………(114)
    二、君主征辟 ……………………………………………(117)
    三、察舉制度 ……………………………………………(119)
    四、提拔吏員為官 ………………………………………(123)
    五、人才自薦 ……………………………………………(126)
    六、按軍功授官 …………………………………………(127)
    七、賣官鬻爵 ……………………………………………(128)
    八、科舉制度 ……………………………………………(131)
    九、學校出身 ……………………………………………(136)
    十、保舉制度 ……………………………………………(138)
    第三節(jié) 設(shè)置監(jiān)察職官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140)
    一、古代設(shè)置監(jiān)察職官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140)
    二、近現(xiàn)代設(shè)置監(jiān)察職官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144)
    第四節(jié) 懲治職官職務(wù)犯罪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145)
    一、懲治職官侵犯帝室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146)
    二、懲治職官擅權(quán)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158)
    三、懲治職官貪污受賄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159)
    四、懲治職官玩忽職守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165)
    第三章 民事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169)
    第一節(jié) 身份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169)
    一、民事權(quán)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法律制度及其演變
    過程 …………………………………………………(169)
    二、社會各階層享有權(quán)利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172)
    第二節(jié) 婚姻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210)
    一、婚姻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210)
    二、結(jié)婚年齡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220)
    三、婚姻關(guān)系成立條件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226)
    四、限制結(jié)婚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230)
    五、離婚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235)
    第三節(jié) 土地所有權(quán)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241)
    第四節(jié) 債權(quán)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251)
    一、官府對債權(quán)合同的管理 ……………………………(252)
    二、注重債務(wù)的擔保 ……………………………………(255)
    三、限制利率 ……………………………………………(256)
    第五節(jié) 繼承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258)
    一、身份繼承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258)
    二、財產(chǎn)繼承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261)
    第四章 刑事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267)
    第一節(jié) 定罪量刑的法律原則及其演變過程 ……………(267)
    一、罪疑從寬及罪疑從有原則 …………………………(267)
    二、嚴懲首惡,寬恕脅從原則 …………………………(269)
    三、株連原則與反株連原則 ……………………………(271)
    四、刑訊逼供原則 ………………………………………(279)
    五、矜恤老幼婦女殘疾原則 ……………………………(283)
    六、區(qū)分故意與過失原則 ………………………………(286)
    七、比附類推原則 ………………………………………(288)
    八、明德慎罰,德主刑輔原則 …………………………(291)
    九、同罪異罰原則 ………………………………………(292)
    十、正當防衛(wèi)原則 ………………………………………(304)
    十一、考察犯罪意識的原則 ……………………………(305)
    十二、誣告反坐原則 ……………………………………(305)
    十三、數(shù)罪從一重處原則…………………………………(310)
    十四、公罪從寬原則 ……………………………………(311)
    十五、自首減刑原則 ……………………………………(312)
    十六、親親得相隱匿原則 ………………………………(314)
    十七、等級原則 …………………………………………(316)
    十八、民族歧視原則 ……………………………………(317)
    十九、宗教特權(quán)原則 ……………………………………(319)
    二十、涉外及不同民族間案件的處理原則 ……………(319)
    第二節(jié) 刑事犯罪罪名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320)
    一、嚴重刑事犯罪罪名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320)
    二、一般刑事犯罪罪名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331)
    三、民事犯罪罪名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356)
    第三節(jié) 刑罰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360)
    一、舊五刑時期(從夏到秦漢) 的刑罰制度及其演
    變過程………………………………………………(361)
    二、新舊五刑過渡時期(從三國到隋) 的刑罰制度
    及其演變過程 ………………………………………(377)
    三、新五刑成熟時期(從唐到清)的刑罰制度及其
    演變過程 ……………………………………………(384)
    四、近現(xiàn)代刑罰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392)
    第五章 司法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395)
    第一節(jié) 設(shè)置司法機構(gòu)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395)
    一、設(shè)置中央司法機構(gòu)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395)
    二、設(shè)置地方司法機構(gòu)的法律制度及演變過程 ………(403)
    第二節(jié) 訴訟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408)
    一、起訴及其分類 ………………………………………(408)
    二、訴訟的限制和禁止 …………………………………(413)
    三、近現(xiàn)代訴訟法律制度 ………………………………(415)
    第三節(jié) 審判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417)
    一、審判管轄 ……………………………………………(417)
    二、審判程序 ……………………………………………(421)
    第四節(jié) 監(jiān)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438)
    一、設(shè)置監(jiān)獄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438)
    二、監(jiān)獄管理的法律制度及其演變過程 ………………(443)
    三、監(jiān)獄的黑暗 …………………………………………(448)
    四、女囚及其監(jiān)獄生活 …………………………………(454)
    本書共有460頁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