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29740
- 書名:《大清律例》與清代的社會控制
- 作者:沈大明著
- 出版社:上海人民
- 出版時間:2007年3月
- 入庫時間:2007-6-26
- 定價:18
圖書內容簡介
《(大清律例)與清代的社會控制》一書是沈大明博士在他的博士
論文基礎上修改而成的。全書主要圍繞長大清律例》展開研究,作者
選擇了一個有意義的角度,即從社會控制的角度來剖析清代的法律和
社會的關系,關注的不是個別法律條文或者訴訟案件,而是從宏觀的
角度來把握法律在傳統(tǒng)社會中起怎么樣的控制作用,以及如何起作
用,等等。作者運用了歷史學、社會學等一些科學方法,將法典、制
度與宗教、道德倫理、習慣等結合在一起,考察他們在維系社會穩(wěn)
定、滿足皇權對全社會的控制的過程中的相互關系,提出的清代的社
會控制力與國家能力互為表里;長大清律例》法律規(guī)范體系的不斷建
立、成熟、完善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清朝中央集權統(tǒng)治逐步建立、鞏
固的過程,就是清朝的社會控制逐步建立、實施的過程,《大清律例》
法律規(guī)范體系的最終形成是清代社會控制最終確立的標志;清代德、
禮、法的內在一致性是社會控制有效實施的基礎;清代法律控制系統(tǒng)
的動態(tài)性是社會控制有效性的保障等一些觀點,都是有價值的探索和
嘗試。
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后一個王朝,中國封建社會發(fā)展成熟的各
種因素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xiàn),清代法律和社會的特征在整個中國封建
社會中具有典型意義。清代法律體系集中國封建法律之大成,清代的
社會控制系統(tǒng)也是傳統(tǒng)社會控制方法與手段的集大成。研究《大清律
例》和清代的社會控制問題,不但有助于我們了解清代法制與社會的
運行狀況,把握清代皇權統(tǒng)治建立、鞏固、發(fā)展、衰落的規(guī)律,也有
助于知曉中國封建社會的法律與社會的關系,認識法律對于封建社會
長期延續(xù)的作用,理解法律變化與社會變遷的規(guī)律,把握傳統(tǒng)中國社
會的內在運行機制。
同樣,這一課題的研究對于今天和諧社會的構建也有一定的現(xiàn)實
意義。一個和諧社會,一定是一個控制科學、有效而有序的社會,所
以,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科學、有效的社會控制。研究傳統(tǒng)社會的
社會控制,對于我們今天探索有效的控制方法和手段、構建科學的控
制體系,仍然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本書一方面是在學習、吸收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撰寫而
成;另一方面又在前人的基礎上前進了一大步,并為中國法律史的學
術大廈再添磚加瓦,作者也成了中國法律史學界一個新的建設者。正
像作者在論文答辯時所說的那樣,這是他遞交給中國法律史學界的一
張入場券。作者的本科和碩士都是歷史學專業(yè),有較扎實的史學基礎
和史學視野,這些為他進入博士學習階段研究中國法制史奠定了良好
的基礎。清代法律與社會控制問題具有相當?shù)膹碗s性,清代國家檔案
材料又極其豐富,浩如煙海,民間留下來的各類文獻、記錄也豐富多
彩,這為該課題的研究帶來許多方便;同時,因為其多,又給梳理、
發(fā)掘、了解真相等帶來一定的難度。作者目前的研究應該說才觸及
冰山一角。書中個別觀點還有待進一步研究,個別材料還值得進一
步推敲,圍繞《大清律例》的研究視野還可以進一步拓寬,還有許
多資料要發(fā)掘,對社會控制的研究也還有待于進一步的考證和完
善。本書的出版,則是作者在清代法律史為主題的學術研究上,邁
出了可貴的第一步。所幸的是,作者以此題為出發(fā)點,申報今年上
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課題,得到較多專家的理解和支持,獲得立
項。以此為契機,我相信作者會繼續(xù)圍繞該主題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會將本書中未理清的思路和未涉及的問題進一步廓清。我們期待作
者拿出更新的成果。
圖書目錄
序…………………………………………………………………………l
導言 法律與社會控制………………………………………………1
一、問題的提出……………………………………………………1
二、關于社會控制…………………………………………………3
三、法律與社會控制………………………………………………5
第一章 以 《大清律例》 為中心的法律規(guī)范體系……………lO
第一節(jié) 《大清律例》前的清代立法……………………………11
一、《大清律集解附例》………………………………11
二、《欽定六部現(xiàn)行則例》……………………………12
三、《大清律集解>>……………………………………15
第二節(jié) 《大清律例》的基本情況………………………………16
一、《大清律例》的體例結構…………………………16
二、《大清律例》對唐律、明律的繼承………………17
三、《大清律例》中的例………………………………19
第三節(jié) 以《大清律例》為中心的法律規(guī)范體系 ……………22
一、《大清會典》與則例、事例………………………23
二、《刑部通行章程》…………………………………24
三、適用于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法規(guī)……………………26
四、宗族法……………………………………………29
五、地區(qū)性特別法……………………………………31
六、習慣法……………………………………………33
第四節(jié) 《大清律例》規(guī)范體系的特點…………………………36
一、高度的集成與完備………………………………37
二、設計嚴密覆蓋面廣 ………………………………38
三、層次清晰結構有序………………………………39
四、相互補充高度一致………………………………40
五、竭力維護等級秩序………………………………4l
第二章 清代法律控制的主體、 客體……………………………42
第一節(jié) 清代法律控制的主體…………………………………42
一、中央控制系統(tǒng)……………………………………43
二、地方控制系統(tǒng)……………………………………50
第二節(jié) 清代法律控制的客體…………………………………59
一、特權階層…………………………………………60
二、平民階層…………………………………………78
三、賤民階層 …………………………………………90
第三章 《大清律例》 與清代的政治控制 ……………………94
第一節(jié) 對統(tǒng)治秩序和社會秩序的控制………………………94
一、國家安全…………………………………………94
二、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97
第二節(jié) 對行政體制與行政人員的控制………………………105
一、對行政體制的控制………………………………105
二、對地方的控制……………………………………108
三、對行政人員的控制………………………………110
第三節(jié) 對民間宗教、秘密社團及其活動的控制……………117
一、嚴定刑律,取締、鎮(zhèn)壓秘密宗教………………117
二、加強對僧道人群的控制…………………………119
三、嚴厲打擊秘密會黨………………………………120
第四節(jié) 對家族、宗族的控制…………………………………121
一、賦予宗族內部控制自主權………………………122
二、保護宗族利益,維護宗族權威…………………124
三、控制宗族的膨脹…………………………………126
第五節(jié) 對民族關系和民族事務的控制………………………127
一、蒙古地區(qū)…………………………………………128
一:回疆地區(qū)…………………………………………130
三、西藏地區(qū)…………………………………………132
第四章 《大清律例》 與清代的經(jīng)濟控制……………………135
第一節(jié) 清代經(jīng)濟發(fā)展基本情況………………………………125
第二節(jié) 對清代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范…………………………139
一、《大清律例》及其相關規(guī)范 ……………………139
一、《戶部則例》及其相關規(guī)范 ……………………140
三、其他補充性經(jīng)濟法律規(guī)范………………………145
第三節(jié) 對農村土地所有權及其關系的控制…………………148
一、對非法侵占土地的制裁…………………………149
一、對土地買賣交易的控制…………………………150
三、對國家地籍的控制………………………………151
四、對其他土地關系的控制…………………………152
第四節(jié) 對民間財產(chǎn)及其關系的控制…………………………154
一、對民眾財產(chǎn)所有權的控制………………………155
二、對民間借貸關系的控制…………………………155
第五節(jié) 對公共商業(yè)活動與市場秩序的控制………………157
一、牙行埠頭…………………………………………158
二、物價………………………………………………159
三、市場壟斷…………………………………………160
四、度量衡……………………………………………162
五、商品質量…………………………………………162
第六節(jié) 對海外貿易的控制……………………………………163
一、頒布禁海令,嚴禁民商出!163
二、建立行商制度,控制海外貿易…………………164
三、從控制走向抗拒…………………………………166
第五章 《大清律例》 與清代的文化控制……………………169
第一節(jié) 清代文化發(fā)展的一般狀況……………………………169
一、對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整理和總結…………………169
二、開設“博學鴻詞”,振起文運…………………171
第二節(jié) 對學術、思想的控制…………………………………171
一、復興理學,崇儒重道……………………………171
二、厲行思想控制,大興文字獄……………………173
第三節(jié) 對禮儀、文化的控制…………………………………178
一、剃發(fā)易服…………………………………………179
二、反對空談誤國,注重躬行實踐…………………180
三、嚴格控制民間文化娛樂…………………………180
第四節(jié) 對民間信仰、精神的控制……………………………182
一、廣布圣諭,以禮化民……………………………182
二、限定民間祭祀,控制精神信仰…………………183
第六章 清代的法律控制與社會控制……………………………188
第一節(jié) 清代其他社會規(guī)范體系………………………………188
一、道德倫理…………………………………………188
二、宗教………………………………………………190
三、習慣………………………………………………194
第二節(jié) 地方社會共同體及其控制……………………………195
一、里社、保甲、團練一一里長、甲長、練長……196
二、宗族一一族長……………………………………199
三、鄉(xiāng)約、會社………………………………………201
四、行會、會館、公所………………………………204
五、鄉(xiāng)紳及其控制……………………………………206
第三節(jié) 清代的法律控制與社會控制…………………………211
一、作為補償性法律控制的社會控制系統(tǒng)…………211
二、清代的法律控制與社會控制……………………213
第七章 《大清律例》 的失控與中國社會的近代化…………219
第一節(jié) 對社會的失控及其表現(xiàn)………………………………2]9
一、對政治的失控……………………………………220
二、對社會經(jīng)濟的失控………………………………226
三、對思想文化的失控………………………………230
第二節(jié) 對社會失控的原因……………………………………233
第三節(jié) 從《大清律例》到《大清現(xiàn)行刑律》、《大清新刑律》
…………………………………………………………239
一、以《大清現(xiàn)行刑律》取代《大清律例》………240
二、頒布《大清新刑律》……………………………242
清朝歷史紀年對照表………………………………………………246
后記………………………………………………247
本書共有2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