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29749
- 書名:法治博弈分析導論(經濟學系列叢書)
- 作者:丁社考著
- 出版社:西工大
- 出版時間:2007年4月
- 入庫時間:2007-6-26
- 定價:17
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以博弈論為范式,結合新制度經濟學理論比較系統(tǒng)地分析了中國社會法治進程中的若
干理論和實踐問題,為法治研究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角。本書從各種人性假說的博弈分析開始,運用博弈論的基本模型分析了存在于立法、執(zhí)法、司法等公共權力運行中的若干問題及其根源,認為法治的關鍵是解決委人一代理人問題,法治的進程是各種因素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復雜進化過程,法治的理想是要實現(xiàn)由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的飛躍。
本書可作為從事法治理論研究人員的參考書,同時也可作為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專業(yè)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的教材與參考書。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博弈論的基本模型和方法………………………………………………………………1
第一節(jié) 有關基本概念…………………………………………………………………2
第二節(jié) 博弈論的分析模型…………………………………………………………16
第二章 關于各種人性假說的博弈分析………………………………………………………28
第一節(jié) 人性本善論的博弈分析……………………………………………………28
第二節(jié) 人性本惡論和囚徒困境的形成與解決……………………………………33
第三節(jié) 人性社會論下的法治理想…………………………………………………40
第四節(jié) 法治博弈分析的人性前提…………………………………………………41
第五節(jié) 法治進程中公共權力代理人的自利性趨向和制度設計 …………………44
第三章 對稱靜態(tài)博弈下的法治………………………………………………………………50
第一節(jié) “公共地悲劇”揭示制度建設的必要性 …………………………………50
第二節(jié) “智豬博弈”揭示了搭便車現(xiàn)象的原因 …………………………………59
第三節(jié) 狩獵博弈揭示了信任和強制規(guī)則的意義 …………………………………6l
第四章 對稱動態(tài)博弈下的法治………………………………………………………………68
第一節(jié) 對稱動態(tài)博弈分析模型……………………………………………………68
第二節(jié) 關于“59歲現(xiàn)象”的博弈分析……………………………………………82
第三節(jié) 現(xiàn)實中國社會的對稱動態(tài)博弈特點 ………………………………………84
第五章 重復博弈下的法治……………………………………………………………………88
第一節(jié) 重復博弈分析模型…………………………………………………………88
第二節(jié) 小集團的串謀傾向 …………………………………………………………92
第三節(jié) 大集團的“十字路口交通堵塞”現(xiàn)象……………………………………100
第四節(jié) 混合策略博弈與制度建設…………………………………………………110
第六章 非對稱信息博弈下的法治……………………………………………………………116
第一節(jié) 非對稱信息博弈的委托人一代理人理論 …………………………………116
第二節(jié) 具有道德風險的委托人一代理人模型 ……………………………………118
第三節(jié) 依賴逆向選擇的委托人一代理人模型 ……………………………………126
第四節(jié) 信號傳遞與信號甄別………………………………………………………128
第五節(jié) 公共知識的影響……………………………………………………………132
第六節(jié) 建立良性的代理人激勵機制………………………………………………135
第七章 進化博弈下的法治進程………………………………………………………………138
第一節(jié) 有限理性和進化博弈分析模型……………………………………………139
第二節(jié) 道德、風俗、習慣的形成與變化…………………………………………148
第三節(jié) 最優(yōu)反應動態(tài)機制和復制動態(tài)機制對法治的啟示………………………153
第八章 法治的理想:由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的飛躍……………………………………160
第一節(jié) 實現(xiàn)法治理想的基本途徑…………………………………………………160
第二節(jié) 由非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轉化的基本途徑………………………………168
第三節(jié) 法治的邊界…………………………………………………………………174
參考文獻…………………………………………………………………………………………176
跋…………………………………………………………………………………………………180
本書共有18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