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婷婷,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ww,久久发布国产伦子伦精品

  • 法律圖書館

  • 新法規(guī)速遞

  • 2007年在職攻讀法律碩士聯考專業(yè)綜合考試考點大串講
    編號:30251
    書名:2007年在職攻讀法律碩士聯考專業(yè)綜合考試考點大串講
    作者:張曙光等主編
    出版社:中國人大
    出版時間:2007年7月
    入庫時間:2007-8-7
    定價:88
    該書暫缺

    圖書內容簡介

    為了幫助在職考生掌握考試大綱精要, 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和應試,本串講
    按照在職法碩考試大綱要求的科目編排順序分為五個部分:法理學、 中國憲法學、 中
    國法制史、民法學和刑法學,各學科在考試試卷中所占的分值依次為60分、50分、40
    分、75分、75分,分數總計300分,答題時間為4個小時。
    從題型上看,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案例分析題和論述題。其中, 選擇
    題屬于各學科必考題型,案例分析題僅限于對民法學和刑法學的考查,論述題則針對
    法理學、中國憲法學和中國法制史進行考查。
    綜觀近5年在職法律碩士入學考試,在職法碩的基本命題規(guī)律為:選擇題考查的
    知識點不僅較為簡單,而且屬于重要的知識點。案例分析題有一定難度, 一般而言,
    民法的案例分析題集中在合同法、物權法和侵權行為,其中,合同法出題頻率最高;
    刑法的案例分析題則集中在行為性質的認定、定罪量刑、處斷原則以及重要罪名的考
    查上.論述題的考查一般都屬于重要理論問題,且論述題的答案都能夠在考試教程中
    找到。從論述題的考查對象上分析,法理學集中在法與各種社會現象之間的關系、法
    律原則、法治與民主、法制、法律意識、立法、執(zhí)法和司法。可見,法理學論述題考
    查的范圍比較寬泛。 中國憲法學集中在憲法理論和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上。 中國法制
    史論述題集中在西周、戰(zhàn)國、漢、唐、 明、清末、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和南京國民
    政府的法律制度上。
    總之,我們希望考生在閱讀本書之前,能夠對考試的基本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做到有的放矢.

    圖書目錄

    法理學
    第一章 導論………………………………………………………………………………3
    第二章法與法律……………………………………………………………………………7
    第三章 法律淵源 ………………………………………………………………………17
    第四章法律要素 ………………………………………………………………………29
    第五章法律關系 ………………………………………………………………………37
    第六章 權利和義務 ……………………………………………………………………45
    第七章 法律責任 ………………………………………………………………………5l
    第八章 法律演進 ………………………………………………………………………62
    第九章 法律價值 ………………………………………………………………………70
    第十章 法制與法治 ……………………………………………………………………80
    第十一章 立法原理 ……………………………………………………………………89
    第十二章 司法原理 ……………………………………………………………………98
    第十三章 法律職業(yè)……………………………………………………………………104
    第十四章 法律程序……………………………………………………………………112
    第十五章 法律方法……………………………………………………………………119
    第十六章 法律與社會…………………………………………………………………127
    中國憲法學
    第一章 憲法基本理論…………………………………………………………………141
    第二章 國家基本制度…………………………………………………………………164
    第三章 公民基本權利和義務…………………………………………………………187
    第四章 國家機構………………………………………………………………………207
    第五章 憲法監(jiān)督………………………………………………………………………234
    中國法制史
    第一章 中國法制發(fā)展史概述…………………………………………………………25l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戰(zhàn)國法律制度……………………………………………253
    第三章 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法律制度………………………………………………272
    第四章 隋唐宋法律制度………………………………………………………………299
    第五章 元明清法律制度………………………………………………………………322
    第六章 清末、中華民國法律制度……………………………………………………343
    第七章 革命根據地法律制度……………………………………………………………371
    民法學
    第一章 導論……………………………………………………………………………389
    第二章 民事法律關系…………………………………………………………………394
    第三章 自然人…………………………………………………………………………402
    第四章 法人與非法人組織……………………………………………………………414
    第五章 民事法律行為…………………………………………………………………422
    第六章代理……………………………………………………………………………435
    第七章時效……………………………………………………………………………445
    第八章 物權法總論……………………………………………………………………452
    第九章所有權…………………………………………………………………………463
    第十章 用益物權…………………………………………………………………………478
    第十一章 擔保物權……………………………………………………………………486
    第十二章債權概述……………………………………………………………………501
    第十三章 合同…………………………………………………………………………510
    第十四章 人身權………………………………………………………………………548
    第十五章 知識產權……………………………………………………………………552
    第十六章 婚姻家庭和繼承……………………………………………………………560
    第十七章 民事責任……………………………………………………………………582
    刑法學
    第一章 導論……………………………………………………………………………603
    第二章犯罪概念………………………………………………………………………612
    第三章 犯罪構成………………………………………………………………………617
    第四章 故意犯罪停止形態(tài)……………………………………………………………636
    第五章 共同犯罪………………………………………………………………………647
    第六章 一罪與數罪……………………………………………………………………655
    第七章 正當防衛(wèi)與緊急避險…………………………………………………………663
    第八章 刑罰的概念和種類……………………………………………………………670
    第九章量刑……………………………………………………………………………677
    第十章 刑罰執(zhí)行制度…………………………………………………………………690
    第十一章 刑罰消滅制度………………………………………………………………699
    第十二章 刑法各論概述………………………………………………………………705
    第十三章 危害國家安全罪……………………………………………………………710
    第十四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714
    第十五章 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730
    第十六章 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 ………………………………………746
    第十七章 侵犯財產罪…………………………………………………………………764
    第十八章 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782
    第十九章 貪污賄賂罪…………………………………………………………………801
    第二十章 瀆職罪………………………………………………………………………814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