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31103
- 書名:刑事訴訟法教學案例(高等院校法學案例叢書)
- 作者:陳光中主編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07年9月
- 入庫時間:2007-10-1
- 定價:35
圖書內容簡介
刑事訴訟法是國家基本法之一,又是重要的程序法。在現代社會中,刑事:斥訟法
既能幫助公安司法人員正確行使國家刑罰權,通過發(fā)現、證實和懲罰犯罪,維;戶社會
秩序、保障國家安全和公民的各項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又能約束公安司法人員:監(jiān)用權
力,防止對公民合法權益造成威脅和傷害,從而實現司法公正,體現其獨立價值。
刑事訴訟法學與法理學、法史學等理論法學不同,具有很強的應用性和操作性,
多年的教學實踐證明,運用案例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方法,本書正是適應本學科這一特
點而編著的。編著本書旨在幫助教師豐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手段,
既使教師運用生動、形象和真實的案例進行課堂講授和組織討論,又方便學生(學
員)對抽象的法學概念、訴訟原理及相關知識范疇深入理解、掌握和應用,促使其對
所學知識能夠深刻領會,融會貫通;不僅牢牢掌握本學科的“三基”、“三點”(基本理
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重點、難點和疑點),而且可以實現“三個統(tǒng)一”,即法學理論
與法律實務的統(tǒng)一,理性與感性的統(tǒng)一,法律科學與操作藝術的統(tǒng)一,從而使學生提
高學習能力,改善學習方法,增強在校學習與未來擇業(yè)的針對性、指向性和適用性,造
就更多的高素質的法律人才。
本書具有如下三個主要特點:
1.以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yè)核心課程教材<刑事訴訟法》(面向21世紀課程教
材)的內容和體例為依據,以刑事訴訟法典的編、章、節(jié)為順序,對每個案例從三個層
面進行剖析:一是介紹案情,對案件的實體內容和所進行的訴訟程序作精練敘述;二
是提出問題,將案內涉及的理論問題、知識要點及相關法律規(guī)定提出來,以便啟發(fā)思
考;三是評析,首先指出正確的答案及錯誤的觀點,然后從立法上、學理上闡明理由。
2.所選擇的案例基本上以1997年以后發(fā)生的為主,并且盡量選用最近、最典型
和頗具影響的案例,這樣既體現了本書的時代性,又能加深學生(學員)對修改后刑
法、刑事訴訟法的理解和應用。此外,本書在第二部分“刑事訴訟法的歷史發(fā)畏”中
還編寫了國外、我國古代頗具典型的案例,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理解當時政治、經濟和
法制背景及相關訴訟理念,以探索如何補充完善當代立法。該部分也是本書亮點之
一,是其他類似書籍所未及之處。
3.本書的作者隊伍強大,適用對象廣泛。該書由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訴訟
法學研究會會長、著名法學家陳光中教授(資深博導)任主編,組織長期從事教學工
作的資深教授、博導和年輕骨于教師、博士、博士生等撰稿,因此,它既能應全國各政
法院校(系)的任課教師之所需,也可急這些院校的學生學習之所求,還可供參加全
國統(tǒng)一司法考試者參考,可以說,該書是理論研究者、律師、在校學生及司法實務王作
者之良友。
由于時間和其他主客觀原因所限,錯誤、缺陷在所難免,對此,懇請學界同仁批評
圖書目錄
一,刑事訴訟、刑事訴訟法的目的與任務……………………………………………l
(一)刑事訴訟………………………………………………………………………l
(二)刑事訴訟法的目的與任務……………………………………………………2
二、刑事訴訟法的歷史發(fā)展………………………………………………………………7
(一)外國刑事訴訟法的歷史發(fā)展…………………………………………………7
(二)中國刑事訴訟法的歷史發(fā)展 ………………………………………………14
三、刑事訴訟中的專門機關…………………………………………………………18
(一)人民法院 ……………………………………………………………………18
(二)人民檢察院 …………………………………………………………………19
(三)公安機關……………………………………………………………………23
四、訴訟參與人………………………………………………………………………27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27
(二)被害人 ………………………………………………………………………28
(三)單位當事人 …………………………………………………………………29
(四)證人 …………………………………………………………………………30
(五)附帶民事訴訟當事人 ………………………………………………………31
五、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33
(一)偵查權、檢察權、審判權由專門機關行使原則 ……………………………33
(二)國家安全機關在刑事訴訟中的職權 ………………………………………34
(三)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 ……………………………………………35
(四)人民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檢察權 …………………………………………36
(五)依靠群眾原則 ………………………………………………………………37
(六)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38
(七)對一切公民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則 …………………………………40
(八)公檢法機關分工負責,互相配合,互相制約原則 …………………………41
(九)人民檢察院依法對刑事訴訟實行法律監(jiān)督原則 …………………………42
(十)各民族公民有權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進行訴訟原則 ……………………44
(十一)審判公開原則 ……………………………………………………………45
(十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權獲得辯護原則…………………………………46
(十三)未經人民法院依法判決,對任何人都不得確定有罪原則………………47
(十四)保障訴訟參與人訴訟權利原則 …………………………………………48
(十五)法定情形不予追究刑事責任 ……………………………………………49
(十六)追究外國人刑事責任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 ……………………………51
六、管 轄.………………………………………………………………………53
(一)立案管轄 ……………………………………………………………………53
(二)追究外國人刑事責任適用我國刑事訴訟法 ………………………………54
(三)級別管轄 ……………………………………………………………………56
(四)地域管轄 ……………………………………………………………………57
(五)專門管轄 ……………………………………………………………………59
(六)指定管轄……………………………………………………………………6l
七、回 避…………………………………………………………………………63
(一)回避的人員范圍 ……………………………………………………………63
(二)回避的種類 …………………………………………………………………64
(三)回避的決定 …………………………………………………………………66
(四)回避的理由 …………………………………………………………………66
八、辯護與代理………………………………………………………………………68
(一)辯護人的訴訟權利 …………………………………………………………68
(二)辯護人的訴訟義務 …………………………………………………………70
(三)刑事指定辯護制度 …………………………………………………………72
(四)刑事訴訟代理制度 …………………………………………………………74
九、證據概述………………………………………………………77
(一)證據的本質特征 ……………………………………………………………77
(二)證據種類 ……………………………………………………………………81
(三)證據分類 ……………………………………………………………………91
十、證 明…………………………………………………………………………98
(一)證明對象范圍 ………………………………………………………………98
(二)證明標準(證明要求) ………………………………………………………99
(三)證明責任……………………………………………………………………103
(四)收集證據……………………………………………………………………106
(五)審查判斷證據………………………………………………………………110
十一、強制措施………………………………………………………………………121
(一)拘傳………………………………………………………………………121
(二)取保候審…………………………………………………………………123
(三)監(jiān)視居住…………………………………………………………………126
(四)拘留………………………………………………………………………127
(五)逮捕……;……………………………………………………………………129
(六)強制措施的變更與解除…………………………………………………131
十二、附帶民事訴訟…………………………………………………………………135
(一)附帶民事訴訟的提起條件………………………………………………135
(二)二審中的附帶民事訴訟…………………………………………………137
(三)附帶民事訴訟的賠償范圍………………………………………………137
十三、期間、送達……………………………………………………………………139
(一)期間的計算………………………………………………………………139
(二)送達………………………………………………………………………140
(三)期間………………………………………………………………………141
(四)訴訟期限的恢復…………………………………………………………142
(五)訴訟的中止和終止………………………………………………………143
十四、立 案………………………………………………………………………145
(一)案件的受理………………………………………………………………145
(二)自訴案件的立案…………………………………………………………146
(三)立案監(jiān)督…………………………………………………………………148
十五、偵 查………………………………………………………………………150
(一)偵查中的證據收集………………………………………………………150
(二)偵查的基本原則…………………………………………………………153
(三)偵查必須依法進行………………………………………………………155
(四)偵查終結…………………………………………………………………157
十六,起 訴………………………………………………………………………159
(一)審查起訴的內容…………………………………………………………159
(二)補充偵查…………………………………………………………………164
(三)審查起訴的程序…………………………………………………………166
(四)不起訴……………………………………………………………………168
(五)不起訴的監(jiān)督……………………………………………………………171
(六)不告不理…………………………………………………………………174
(七)審查起訴中的附帶民事訴訟問題………………………………………175
(八)審查起訴與簡易程序的適用……………………………………………176
(九)自訴案件人民檢察院不應提起公訴……………………………………177
十七、第一審程序……………………………………………………………………179
(一)對公訴案件的審查………………………………………………………179
(二)開庭前的準備……………………………………………………………180
(三)法庭審判…………………………………………………………………182
(四)自訴案件第一審程序……………………………………………………190
(五)簡易程序…………………………………………………………………193
(六)對附帶民事訴訟案件的審理……………………………………………195
(七)判決………………………………………………………………………197
十八、第二審程序……………………………………………………………………199
(一)提起上訴的主體…………………………………………………………199
(二)抗訴的機關………………………………………………………………202
(三)上訴的方式和程序………………………………………………………205
(四)上訴的期限………………………………………………………………206
(五)二審法院可以到原審法院所在地進行審判……………………………209
(六)對上訴、抗訴案件的處理 ………………………………………………211
(七)上訴不加刑原則…………………………………………………………218
十九,死刑復核程序…………………………………………………………………221
(一)死刑立即執(zhí)行判決復核權的歸屬………………………………………22l
(二)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裁判復核權的歸屬…………………………………226
(三)最高人民法院全部收回死刑立即執(zhí)行案件核準權之際的死刑立
即執(zhí)行案件怎樣核準……………………………………………………228
(四)2007年起死刑立即執(zhí)行案件裁判核準權的行使………………………229
(五)死刑復核程序的啟動有五條件限定……………………………………231
(六)共同犯罪中部分被告被判死刑立即執(zhí)行案件復核權的行使…………233
(七)被告人數罪中有一罪被判死刑立即執(zhí)行案件復核權的行使…………234
(八)被告人數罪中有一罪或共同犯罪中部分被告被判死刑立即執(zhí)行
案件復核權的行使………………………………………………………236
(九)因二審抗訴而由上級法院改判死刑立即執(zhí)行的案件均應由最高
人民法院依死刑復核程序核準…………………………………………238
(十)高級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的案件,如何按死刑
復核程序復核……………………………………………………………240
(十一)二審程序中,死刑立即執(zhí)行案件的審理方式………………………24l
(十二)死刑復核程序的審限…………………………………………………242
(十三)死刑復核程序的組織及相關人員……………………………………244
二十、審判監(jiān)督程序…………………………………………………………………246
(一)提起審判監(jiān)督程序的材料來源及其效力………………………………246
(二)提起審判監(jiān)督程序的條件………………………………………………249
(三)作出生效裁判的法院,必須依法提起審判監(jiān)督程序 …………………250
(四)指令再審與提審…………………………………………………………252
(五)抗訴與再審………………………………………………………………260
(六)提出申訴或決定再審后是否停止原生效裁判的執(zhí)行…………………264
(七)再審案件的審理方式和程序……………………………………………265
二十一、執(zhí)行…………………………………………………………………………268
(一)判決和裁定在發(fā)生法律效力后執(zhí)行…………………………………268
(二)宣告無罪或免除刑罰的判決應立即執(zhí)行……………………………269
(三)死刑的執(zhí)行……………………………………………………………270
(四)死刑緩期二年執(zhí)行……………………………………………………273
(五)無期徒刑的執(zhí)行………………………………………………………275
(六)有期徒刑的執(zhí)行………………………………………………………276
(七)監(jiān)外執(zhí)行………………………………………………………………278
(八)拘役的執(zhí)行……………………………………………………………279
(九)管制的執(zhí)行……………………………………………………………280
(十)對漏罪與新罪的追究…………………………………………………281
(十一)減刑與假釋…………………………………………………………282
(十二)人民檢察院對執(zhí)行活動的監(jiān)督……………………………………284
二十二、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286
(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的法律依據及處理方針………………286
(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訴訟原則………………………………………289
(三)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審判組織及審理形式…………………………291
(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訴訟特點及未成年人訴訟權利的保護………295
(五)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訴訟中的分案處理……………………………297
二十三、涉外刑事訴訟程序與司法協助制度……………………………300
(一)涉外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300
(二)涉外刑事訴訟管轄……………………………………………………303
(三)涉外刑事訴訟強制措施的適用………………………………………306
(四)涉外刑事案件的偵查、起訴、審判和執(zhí)行……………………………307
(五)刑事司法協助制度……………………………………………………309
二十四、刑事賠償程序………………………………………………………………312
(一)刑事賠償的范圍………………………………………………………312
(二)刑事賠償程序…………………………………………………………318
綜合案例……………………………………………………………………………323
本書共有3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