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禾
[一]
應該是春節(jié)前后吧,當時離開原來的雜志社已經(jīng)有些時間,心緒也漸漸轉(zhuǎn)好。就聯(lián)系了散文界的幾位仁兄,跟他們探討了對當下散文寫作的個人看法,也順便聊起了編一份散文讀物的想法。竟然得到了朋友們的鼓勵,這就有了接下來幾個月緊張的案頭工作。
[二]
對當下的散文創(chuàng)作狀態(tài),我想用“雜花生樹”這個詞來形容。再說明白點兒。謂之“有名家,少名篇。”閉上眼睛能說出一大堆名字,睜開眼睛卻找不到真正的名篇。當然,回頭把時空拉長到五十年,能為名家者又有幾個?
[三]
好散文有沒有個衡量的尺度?《關(guān)文》的穆濤兄說了十個字兒:“看清楚,想清楚,表達清楚。”《散文》的惠仁兄也沒有含糊,叫“有情趣,有情懷”。兩位都是學養(yǎng)深厚的資深編輯,撥云見日,直指要害!無論編輯或?qū)懽魃⑽,我都只能算半路出家,自然不敢對散文有些許不恭。但在此還是想提一個叫“心性’’的詞兒。能以自己的“心性”把一種“隋懷”、“情趣”“看清楚,想清楚”,干干凈凈地“表達清楚”,自然就該算不差的散文了。
[四]
編輯定稿的日子里,汶川救災十萬火急,我甚至突然懷疑做這份兒工作的意義何在。但接下來,來自各種媒體的數(shù)不清的文字和圖片深深震撼了我,使我認識到做好這樣一份兒工作,同樣是在表達自己對世界、對生命的關(guān)愛和敬意。
我不再猶豫。
[五]
莫扎特的音樂歡快、悠遠、典雅、清澈。他總能悄悄地把痛苦嚼碎了,撒進泥土。開出芬芳的花,讓聆聽者的心靈漸漸變得一片明靜。尤其在這個災害頻發(fā)的年份。祝愿這些靈性的文字能像莫扎特的音樂一樣,讓逝者安然,帶給生者以撫慰和信心。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