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札記錄了16篇文章,是作者過去幾年來發(fā)表有關公法學,特別是行政法學、憲法學與制史的一些讀書心得。本文集既名為“札記”,就明明了所收錄文集之性質并不完全一至。本札記是臺灣著名公法學家陳新民教授近幾年對德語國家公法學界最經(jīng)典的十本名著及作者進行宏觀譯介和評論的讀書心得。面對浩如煙海的德國公法學著作,作者能如數(shù)家珍的道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名著及作者的思想脈絡,特別是在威瑪共和前后的發(fā)展歷程,這在深受德國大陸法系影響的我國,更顯彌足珍貴。本書對有志于研究學習公法學特別是憲法學和行政法學的國人;無疑是最有價值的一本。
作者簡介
陳新民,祖籍為廣東省惠來縣。1955年10月出生在臺灣省新竹縣。1978年畢業(yè)于臺灣大學法律系,1979年11赴德國慕尼黑大學公法與政治研究所,追隨德國公法學大師Peter Badura,研究憲法及行政法學,1983年2月獲得法學博士學位。返回臺灣后,開始公法學研究、撰寫及教學生涯。為了進一步了解海洋法系公法學的休系,曾于1987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擔任博士后研究員一年(傅爾布萊特學者);及1992年赴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法律系擔任訪問教授一年。
目前擔任臺灣大學"國家發(fā)展研究所"教授,并曾經(jīng)獲選為1995年"臺灣十大杰出青年"之榮譽。
陳新民教授多次應邀到中國內地各著名大學講課,并獲聘為澳門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蘇州大學,及中國社科院法律研究所等客座教授。其公法學著作甚豐、研究領域及大陸法系,特別以徳國為主的憲法學及行政法學的基本理倫、人權制度、國防法制、及東南亞國家的比較憲法等,廣受海峽兩岸公法學界人土及學生的引述與推崇。
Copyright © 1999-2024 法律圖書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