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50389
- 書名:犯罪心理學(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
- 作者:羅大華等主編
- 出版社:政法大學
- 出版時間:2012年1月
- 入庫時間:2012-2-12
- 定價:53
圖書內(nèi)容簡介
本書由著名心理學家羅大華與何為民教授擔任主編。它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犯罪心理學方面理論和實踐的最新發(fā)展成果。系統(tǒng)謹嚴,觀點創(chuàng)新,內(nèi)容詳實,兼容并蓄,案例豐富,體用兼顧。深入分析犯罪心理歷程,充分闡釋犯罪預(yù)防矯治。在保留作者獨立見解的同時,盡力做到博采眾長,較為全面地反映國內(nèi)外學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博采古今中外研究成果,充實犯罪心理結(jié)構(gòu)理論,建立犯罪心理完整體系,學理論述配合實踐應(yīng)用。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都考慮到了目標讀者的實際情況,不僅文字深入淺出,而且隨時標注文中的注意事項和相關(guān)知識,非常適合讀者閱讀和自學。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dǎo)論…………………………………………………………………………1
第一節(jié) 犯罪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目的和學科性質(zhì)/1
第二節(jié) 犯罪心理學的歷史和現(xiàn)狀/7
第三節(jié) 本書的體系構(gòu)思/29
第二章 犯罪人的基本特征…………………………………………………………32
第一節(jié) 犯罪與犯罪人概述/32
第二節(jié) 認識犯罪人的多維度視角/38
第三節(jié) 犯罪人的特征/46
第四節(jié) 犯罪心理與犯罪行為/60
第三章 犯罪心理學研究方法………………………………………………………63
第一節(jié) 犯罪心理學研究的困難性與可能性/63
第二節(jié) 犯罪心理學的方法論/64
第三節(jié) 犯罪心理學的具體研究方法/67
第四節(jié) 犯罪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類型及其選擇/73
第五節(jié) 犯罪心理學的研究步驟/76
第四章 犯罪心理結(jié)構(gòu)………………………………………………………………80
第一節(jié) 犯罪心理結(jié)構(gòu)概述/80
第二節(jié) 犯罪心理結(jié)構(gòu)的要素/87
第三節(jié) 犯罪心理結(jié)構(gòu)的模式及形態(tài)變化/91
第四節(jié) 犯罪心理結(jié)構(gòu)的作用與特性/97
第五節(jié) 犯罪心理結(jié)構(gòu)的實證和測量/102
第六節(jié) 有關(guān)犯罪心理結(jié)構(gòu)的學術(shù)爭論/108
第五章 犯罪心理結(jié)構(gòu)成因…………………………………………………………111
第一節(jié) 國外個體犯罪原因?qū)W說述評/111
第二節(jié) 我國學者個體犯罪原因?qū)W說述評/126
第三節(jié) 犯罪綜合動因論/130
第六章 犯罪心理機制………………………………………………………………146
第一節(jié) 犯罪心理的形成機制/146
第二節(jié) 犯罪行為的發(fā)生機制/154
第三節(jié) 國外關(guān)于犯罪行為發(fā)生機制的主要理論/165
第七章 犯罪心理的發(fā)展變化………………………………………………………171
第一節(jié) 以犯罪動機為核心的發(fā)展變化/171
第二節(jié) 影響犯罪動機和犯罪心理發(fā)展變化的因素/177
第三節(jié) 犯罪心理的深度變化/182
第四節(jié) 犯罪人在不同情境中心理狀態(tài)的發(fā)展變化/189
第八章 盜竊、搶劫與詐騙犯罪心理………………………………………………209
第一節(jié) 盜竊犯罪心理/209
第二節(jié) 搶劫犯罪心理/219
第三節(jié) 詐騙犯罪心理/224
第九章 貪污與賄賂犯罪心理………………………………………………………235
第一節(jié) 貪污與賄賂犯罪概述/235
第二節(jié) 貪污與賄賂犯罪的社會心理成因/243
第三節(jié) 貪污與賄賂犯罪心理/245
第十章 性犯罪心理…………………………………………………………………252
第一節(jié) 性犯罪概述/252
第二節(jié) 強奸犯罪心理/259
第三節(jié) 青少年性違法犯罪心理/269
第四節(jié) 女性性違法犯罪心理/273
第十一章 信仰型犯罪心理…………………………………………………………280
第一節(jié) 信仰型犯罪概述/280
第二節(jié) 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心理/285
第三節(jié) 恐怖主義犯罪心理/288
第四節(jié) 邪教犯罪心理/296
第五節(jié) 封建迷信犯罪心理/299
第十二章 情緒型犯罪………………………………………………………………304
第一節(jié) 情緒型犯罪概述/304
第二節(jié) 情緒型犯罪的成因/309
第三節(jié) 與犯罪有關(guān)的情緒、情感/310
第四節(jié) 情緒型犯罪的心理特點與行為特征/318
第十三章 不同行為方式的犯罪……………………………………………………322
第一節(jié) 智能犯罪心理/322
第二節(jié) 暴力犯罪心理/333
第十四章 未成年人犯罪與女性犯罪心理…………………………………………345
第一節(jié) 未成年人犯罪心理/345
第二節(jié) 女性犯罪心理/367
第十五章 不同犯罪經(jīng)歷的犯罪心理………………………………………………375
第一節(jié) 初犯心理/375
第二節(jié) 累犯和慣犯的心理/381
第三節(jié) 職業(yè)犯心理/390
第十六章 群體犯罪心理……………………………………………………………393
第一節(jié) 群體與犯罪群體/393
第二節(jié) 群體犯罪心理/398
第三節(jié) 一般共同犯罪心理/403
第四節(jié) 團伙犯罪心理/405
第五節(jié) 有組織犯罪心理/410
第六節(jié) 傳銷群體中的精神控制/414
第七節(jié) 集群行為(犯罪)中的心理互動/416
第十七章 過失犯罪心理……………………………………………………………420
第一節(jié) 過失犯罪概述/420
第二節(jié) 過失犯罪心理結(jié)構(gòu)和犯罪行為發(fā)生機制/427
第三節(jié) 影響過失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432
第十八章 變態(tài)犯罪心理……………………………………………………………442
第一節(jié) 變態(tài)犯罪概述/442
第二節(jié) 人格障礙與犯罪/456
第三節(jié) 性變態(tài)與犯罪/466
第四節(jié) 精神病與犯罪行為/471
第十九章 犯罪心理預(yù)測與預(yù)防……………………………………………………478
第一節(jié) 犯罪心理預(yù)測與預(yù)防概述/478
第二節(jié) 犯罪心理預(yù)測/490
第三節(jié) 犯罪心理預(yù)防/497
第二十章 犯罪心理學應(yīng)用技術(shù)……………………………………………………504
第一節(jié) 測謊技術(shù)/504
第二節(jié) 犯罪人特征剖析技術(shù)/514
第二十一章 罪犯心理矯治…………………………………………………………529
第一節(jié) 在罪犯中開展心理矯治的必要性/529
第二節(jié) 罪犯心理矯治的概念和工作內(nèi)容/533
第三節(jié) 對罪犯心理與行為的矯正/538
第四節(jié) 對罪犯的心理咨詢與治療/541
第五節(jié) 罪犯心理矯治的實施/546
第六節(jié) 監(jiān)獄民警的心理素質(zhì)/549
參考文獻………………………………………………………………………………553
第二版說明
本書于2007年第一次出版,兩年內(nèi)重印,深受廣大師生、同仁和讀者的歡迎。為了適應(yīng)我國司法實踐的發(fā)展和犯罪心理學教學研究的需要,總結(jié)實證研究最新成果,我們對這部教材進行修訂,力求使讀者能夠比較集中地了解犯罪心理學的最新研究成果。
《犯罪心理學》第二版的更新之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對一些章節(jié)進行了調(diào)整,如將原版教材中個體犯罪原因一節(jié)分為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和犯罪行為發(fā)生的原因兩個部分分別論述;影響犯罪動機和犯罪心理發(fā)展變化因素的分類從兩個方面變?yōu)楦鼮槿娴娜齻方面。
二、增加西方研究歷史和現(xiàn)狀的介紹。如重新撰寫“當代西方犯罪心理學研究概況”和“測謊技術(shù)”等章節(jié),力求在促進我國研究的基礎(chǔ)上與世界接軌。
三、吸收犯罪心理學研究新成果和司法實踐的新經(jīng)驗,吸收許多新的資料。如在“犯罪心理學的具體研究方法”一節(jié)中加重最新方法的介紹和闡述;在不同犯罪類型心理的闡述部分更新了案例和資料,注重不同犯罪類型的新特點;第七章中大量訪談實錄的介紹和第十八章數(shù)據(jù)的更新等。
《犯罪心理學》第二版分工如下:
羅大華 陳 歡 第一、三(部分)、五、九、十二、十四(部分)章
何為民撰寫、姜麗娜修訂 第四、六、七(部分)、十七(部分)、二十一章
趙桂芬 第七(部分)、十一、十三、十五、十九、二十(部分)章
馬 皚 第二、十六章
劉建清 第十、十八章
鄭紅麗 第三(部分)、二十(部分)章
邢紅枚 第八(部分)、十四(部分)、十七(部分)章
姜麗娜 第八(部分)章
全書由羅大華統(tǒng)編審訂。陳歡做了全書的編輯性工作。
由于水平所限和時間匆忙,書中難免有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提出寶貴的批評和修改意見,在此謹表感謝。
羅大華
2011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