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52492
- 書名:刑事訴訟法/刑訴法學(xué)典存.第二輯
- 作者:朝陽大學(xué)編
- 出版社:政法大學(xué)
- 出版時間:2012年7月
- 入庫時間:2012-8-20
- 定價:30
圖書內(nèi)容簡介
本書點校所依據(jù)的是民國九年朝陽大學(xué)校出版、和濟印刷局印刷的《刑事訴訟法》。關(guān)于朝陽大學(xué)的講義,據(jù)史家言,朝陽大學(xué)建校初期,本無印制完備之講義。至民國六年,將鐵珍等朝陽同學(xué)129人搜集三年來之講義并整理諸先生的口授筆記,匯編成冊,由江庸先生題寫“朝陽大學(xué)講義”書名。該書也是中國近現(xiàn)代刑事訴訟制度的奠基之作,對之后民國時期的刑事訴訟法制(乃至新中國的刑事訴訟法律制度)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本書是早期研究現(xiàn)代西方訴訟法的專著之一,頗見理論功底。更可貴的是,作者秉持了一種客觀的態(tài)度,旁征博引,“小心求證”,言之有據(jù),言之有物。該書無疑是一把打開中國刑事訴訟現(xiàn)代化歷程的鑰匙。透過該書,我們或許可以弄清楚當(dāng)今中國刑事訴訟制度“從哪里來”、“身在何處”,甚至可能由此洞見當(dāng)今中國刑事訴訟制度的歷史使命。
總之,這是一部很有理論價值的著作,頗值一讀。
圖書目錄
緒 論
第一章 刑事訴訟法與刑法之關(guān)系………………………2
第二章 刑事訴訟法及刑事訴訟之意義…………………3
第三章 刑事訴訟法之淵源………………………………5
第四章 刑事訴訟法之解釋………………………………8
第五章 刑事訴訟法之地位………………………………9
第六章 刑事訴訟法之效力………………………………11
第一節(jié) 關(guān)于事物之效力………………………………11
第二節(jié) 關(guān)于土地之效力………………………………12
第三節(jié) 關(guān)于時之效力…………………………………14
第七章 刑事訴訟之種類…………………………………15
第八章 刑事訴訟之階級…………………………………16
第九章 刑事訴訟之法律關(guān)系……………………………17
第十章 刑事訴訟之條件…………………………………19
第十一章 刑事訴訟之方式………………………………22
第十二章 刑事訴訟之主義………………………………22
第一節(jié) 國家訴追主義與私人訴追主義………………22
第二節(jié) 實質(zhì)上之發(fā)見真實主義與形式上之
發(fā)見真實主義…………………………………24
第三節(jié) 口頭辯論主義與書面審理主義………………25
第四節(jié) 處分主義與職權(quán)主義…………………………26
第五節(jié) 當(dāng)事人進行訴訟主義與職權(quán)進行
訴訟主義………………………………………27
第六節(jié) 兩造審理主義與一造審理主義………………27
第七節(jié) 直接審理主義與間接審理主義………………28
第八節(jié) 勵行主義與便宜主義…………………………28
第九節(jié) 當(dāng)事人同等主義與當(dāng)事人不同等主義………29
第十節(jié) 自由心證主義與法定證據(jù)主義………………30
第十一節(jié) 審判公開主義與審判不公開主義…………31
第十二節(jié) 當(dāng)事人訴訟主義與強制代理主義…………32
第十三節(jié) 自由序列主義與法定序列主義……………33
本 論
第一編 訴訟主體…………………………………………36
第一章 總論……………………………………………36
第二章 審判衙門………………………………………37
第一節(jié) 審判衙門之審判權(quán)…………………………37
第二節(jié) 審判衙門之意義……………………………41
第三節(jié) 審判衙門之組織……………………………42
第三章 當(dāng)事人…………………………………………81
第一節(jié) 總論…………………………………………81
第二節(jié) 原告…………………………………………85
第三節(jié) 被告…………………………………………90
第二編 訴訟行為…………………………………………104
前編 總論…………………………………………………104
第一章 訴訟行為之意義及其性質(zhì)……………………104
第二章 訴訟行為之要件………………………………104
第三章 訴訟行為之形式………………………………107
第四章 訴訟行為之取消………………………………108
第五章 訴訟行為之無效………………………………109
第六章 附條件之訴訟行為……………………………110
第七章 擇一之訴訟行為………………………………110
第八章 訴訟行為之時期………………………………111
第九章 訴訟行為之處所………………………………115
第十章 訴訟行為之種類………………………………116
后編 各論…………………………………………………118
第一章 被告人之訊問…………………………………118
第二章 被告人之傳喚、勾攝及羈押…………………120
第一節(jié) 被告人之傳喚………………………………120
第二節(jié) 被告人之勾攝………………………………122
第三節(jié) 被告人之羈押………………………………125
第三章 保釋及責(zé)付……………………………………127
第一節(jié) 保釋…………………………………………127
第二節(jié) 責(zé)付…………………………………………130
第四章 證據(jù)……………………………………………131
第一節(jié) 證據(jù)之意義…………………………………131
第二節(jié) 舉證之目的…………………………………132
第三節(jié) 舉證證明之事項……………………………132
第四節(jié) 舉證之責(zé)任…………………………………133
第五節(jié) 證據(jù)之種類…………………………………136
第六節(jié) 證據(jù)之判斷…………………………………137
第五章 檢證、搜索、扣押及保管……………………138
第一節(jié) 檢證…………………………………………138
第二節(jié) 搜索…………………………………………140
第三節(jié) 扣押…………………………………………14l
第四節(jié) 保管…………………………………………145
第六章 人證……………………………………………145
第一節(jié) 證人之意義…………………………………146
第二節(jié) 證人之義務(wù)…………………………………147
第三節(jié) 傳訊證人之程序……………………………151
第四節(jié) 證人之費用…………………………………154
第七章 鑒定及通譯……………………………………155
第一節(jié) 鑒定…………………………………………155
第二節(jié) 通譯…………………………………………157
第八章 裁判……………………………………………158
第一節(jié) 裁判之意義…………………………………158
第二節(jié) 裁判之種類…………………………………159
第三節(jié) 裁判之成立…………………………………160
第四節(jié) 裁判之理由…………………………………161
第五節(jié) 裁判之諭知…………………………………162
第六節(jié) 裁判之變更…………………………………162
第七節(jié) 裁判之確定…………………………………163
第九章 書狀及筆錄……………………………………164
第十章 送達……………………………………………168
第三編 通常訴訟程序……………………………………169
前編 第一審………………………………………………169
第一章 公訴通論………………………………………169
第一節(jié) 公訴及公訴權(quán)………………………………169
第二節(jié) 公訴之效力…………………………………169
第三節(jié) 公訴權(quán)之消滅………………………………170
第四節(jié) 公訴之準(zhǔn)備…………………………………172
第二章 偵查處分………………………………………173
第一節(jié) 偵查之意義…………………………………173
第二節(jié) 偵查之端緒…………………………………173
第三節(jié) 偵查之實行…………………………………178
第四節(jié) 偵查之終結(jié)…………………………………179
第三章 預(yù)審處分………………………………………187
第一節(jié) 預(yù)審之性質(zhì)…………………………………187
第二節(jié) 預(yù)審之案件…………………………………187
第三節(jié) 預(yù)審之開始…………………………………188
第四節(jié) 預(yù)審之實行…………………………………189
第五節(jié) 預(yù)審之范圍…………………………………190
第六節(jié) 預(yù)審之方法…………………………………190
第七節(jié) 預(yù)審之終結(jié)…………………………………191
第八節(jié) 預(yù)審制度之立法問題………………………192
第四章 急速處分………………………………………193
第一節(jié) 設(shè)立急速處分之理由………………………193
第二節(jié) 受急速處分之被告人………………………194
第三節(jié) 實施急速處分之程序………………………195
第五章 提起公訴………………………………………198
第一節(jié) 提起公訴之主義……………………………198
第二節(jié) 提起公訴之動機……………………………199
第三節(jié) 提起公訴之方式……………………………199
第四節(jié) 提起公訴之效果……………………………200
第六章 公判……………………………………………202
第一節(jié) 公判之性質(zhì)…………………………………202
第二節(jié) 公判之準(zhǔn)備…………………………………203
第三節(jié) 公判之開始…………………………………204
第四節(jié) 公判之形式…………………………………204
第五節(jié) 公判之指揮…………………………………207
第六節(jié) 公判之范圍…………………………………208
第七節(jié) 公判之停止…………………………………209
第八節(jié) 公判中之次序………………………………210
第九節(jié) 公判中之調(diào)查證據(jù)…………………………2ll
第十節(jié) 公判時之判決………………………………215
第十一節(jié) 公判之完成………………………………221
后編 上訴…………………………………………………224
第一章 總論……………………………………………224
第一節(jié) 上訴之意義…………………………………224
第二節(jié) 上訴之權(quán)利…………………………………225
第三節(jié) 上訴之理由及其范圍………………………227
第四節(jié) 上訴之聲明…………………………………228
第五節(jié) 上訴之違法…………………………………229
第六節(jié) 上訴之拋棄及其撤回………………………230
第七節(jié) 上訴之維持…………………………………23l
第八節(jié) 上訴之通知…………………………………232
第二章 控告……………………………………………232
第一節(jié) 控告之意義及其制度………………………232
第二節(jié) 控告之要件…………………………………233
第三節(jié) 控告之聲明…………………………………233
第四節(jié) 控告之理由…………………………………234
第五節(jié) 控告之范圍…………………………………234
第六節(jié) 附帶控告……………………………………236
第七節(jié) 控告之審理…………………………………237
第八節(jié) 控告之判決…………………………………238
第三章 上告……………………………………………239
第一節(jié) 上告之意義…………………………………239
第二節(jié) 上告之理由…………………………………241
第三節(jié) 上告之聲明…………………………………242
第四節(jié) 上告之審判…………………………………243
第四章 抗告……………………………………………248
第一節(jié) 抗告之意義…………………………………248
第二節(jié) 抗告之事由…………………………………248
第三節(jié) 抗告之聲明…………………………………251
第四節(jié) 抗告之審判…………………………………252
第五節(jié) 再抗告及類似抗告之程序…………………253
第四編 特別訴訟程序……………………………………255
第一章 再理……………………………………………255
第一節(jié) 再訴…………………………………………255
第二節(jié) 再審…………………………………………257
第三節(jié) 非常上告……………………………………263
第二章 大理院專管案件之訴訟程序…………………265
第一節(jié) 大理院專管案件之種類……………………265
第二節(jié) 大理院專管案件之偵查預(yù)審及起訴………265
第三節(jié) 大理院專管案件之決定及公判……………266
第三章 感化教育及監(jiān)禁處分之程序…………………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