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70197
- 書名:刑事法評論(第37卷):犯罪的階層論
- 作者:陳興良主編
- 出版社:北大
- 出版時間:2016年6月
- 入庫時間:2016-9-21
- 定價:98元

- 特價:78.4元,80折,省19.6元!
圖書內容簡介
《刑事法評論》從第1卷至今,已經延續(xù)了20年,這種堅持對于一個刊物來講實屬難能可貴,對于主編陳興良教授而言,更能體現其非同一般的學術水平和人格魅力。 本卷為第37卷,全書以犯罪的階層論為主題,分為客觀歸責研究、正當防衛(wèi)研究、共犯研究、比較刑法研究、刑事法教學、域外傳譯、刑法與文學、專題研究等板塊,共收入26篇論文,大多為博士研究生和青年教師所作,其清新的文筆、前衛(wèi)的觀點,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為本書增添了一股蓬勃的朝氣。
圖書目錄
主編絮語/陳興良(1)
客觀歸責研究 刑法中的危險接受/馬衛(wèi)軍
論二階層客觀歸責體系下風險增高理論的提倡/邱思果
假定因果關系、合義務替代行為與法所不允許風險的實現/徐 成
論《人民警察法》第10條的刑法理論基礎與具體適用/鄧卓行
論基于合理信念的假想防衛(wèi)/馬 樂
正當防衛(wèi)制度的司法癥結和解決對策研究 ——基于全國2486件案例的實證分析/彭雅麗 鄔 丹
共 犯 研 究 我國共犯制度之歷史誤讀/王志遠
限制正犯概念的批判性考察 ——基于構成要件的視角/符天祺
但書規(guī)定:一個比較刑法下的考察/劉家汝
比較法視野下網絡服務提供者的責任/ 〔德〕烏爾里希·齊白 著 王華偉 吳 舟 譯
刑事法教學 犯罪論體系的教學功能 ——基于法學本科教育目的之反思/胡選洪
我國首部犯罪學教材知識譜系分析/ 王燕飛
域 外 傳 譯
論區(qū)分不法與罪責的意義/ 〔德〕阿恩特·辛恩 著 徐凌波 趙冠男 譯
故意的認識對象和違法性的認識/〔日〕前田雅英 著 丁勝明 譯
全球風險社會中的食品安全刑法/〔德〕洛特爾·庫倫 著 許恒達 譯
經濟刑法總論《序言》/〔德〕克勞斯·梯德曼 著 周遵友 譯
刑法與文學
查理斯·狄更斯文學作品中的法學情緣
——以《霧都孤兒》《荒涼山莊》《雙城記》《游美札記》為分析樣本 /劉春園
專 題 研 究
論抽象危險犯的法益構造與界限/李 婕
論故意對附隨結果主觀歸責的擴張效應 ——從具體打擊錯誤展開/鄭勛勛
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口袋化”的實踐糾偏/陳洪兵
“多因一果”型故意殺人罪中的歸因與歸責 ——以林森浩故意殺人案為例/陳爾彥
公平清償與刑法保護:破產債務偏頗清償行為入罪/巫文勇
犯罪治理市場化與均等化/王明亮
刑事訴訟中的“過度起訴”現象評析/王 彪
論我國少年司法體制的構建/狄小華
監(jiān)獄者說 ——一名35年監(jiān)獄警察的從警感悟/張 晶
作者簡介:
陳興良,1957年生,浙江義烏人。1982年1月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法律學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84年12月和1987年12月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刑法專業(yè),分別獲法學碩士學位和法學博士學位。1984年12月至1997年12月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任教;1998年1月至今為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