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71674
- 書名:民事立法理念與制度構建(制定中國現(xiàn)實生活需要的民法典)
- 作者:房紹坤
- 出版社:法律
-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
- 入庫時間:2017-2-6
- 定價:69
圖書內(nèi)容簡介
我國編纂民法典不應只是制度設計層面的“文本作業(yè)”,其最終形成應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之立體運作結果,涉及到理念、制度與實踐三個作業(yè)面。理念確定問題直接決定了民法典的品格,制度設計問題直接決定了民法典的品質(zhì),而實踐運作問題則直接決定了民法典的實效。在所有法域,編纂民法典的理念基礎應具有共通性,如民法典應是一部權利本位法、意思自治法等,民法典的制定應以人本主義、民本主義作為其理念基礎,我國編纂民法典當然亦不能例外。民法法典化不是西方化,我國編纂民法典雖然不可避免地會帶有諸多西方元素,但此僅為“表”,其“里”必須為本土化的制度內(nèi)容,這即涉及到實踐層面的問題。因為是社會決定法律而非法律決定社會,所以法律必須從實踐中來,立法必須回應實踐經(jīng)驗,這就要求我們在立法過程中應注重對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提煉!胺ú徊烀袂槎⒅瑒t不成。”此語就是對民法典實踐性要求的直觀寫照。就理念、制度與實踐這三個層面而言,理念正確了,制度科學了,實踐就具有了有效性,前兩者決定后一者。故此,我們以“民事立法理念與制度構建”為題,就我國民法典編纂中的一些問題展開討論,而對于實踐層面的問題,雖有所涉獵但不作為討論的主要著力點。
圖書目錄
"目錄
第一章民法典總則立法的體例設計與邏輯構造
一、民法典總則的體例設計
二、民法典總則的邏輯構造
第二章民法法源的甄別與選取
一、“國家政策”之法源性的規(guī)范分析
二、民事習慣Ⅰ:民事習慣法源地位之歷史認識和現(xiàn)代反思
三、民事習慣Ⅱ:民事習慣的動態(tài)法典化
第三章誠實信用原則
一、誠信原則的法律內(nèi)涵
二、誠信原則的制度流變
三、誠信原則的規(guī)范功能
四、誠信原則的適用案型
五、誠信原則的可訴性問題
第四章民事權利的構成與權利濫用制度
一、民法上權利之構成、擴張與泛化
二、禁止權利濫用原則
三、權利失效規(guī)則及其制定法化
第五章民事主體制度的構建
一、民事主體類型化的基本理論
二、法人分類的立法選擇
三、“兩戶”的民事主體地位
四、合伙立法Ⅰ:
貴州163協(xié)議型合伙與組織型合伙
五、合伙立法Ⅱ:民事合伙與商事合伙
六、合伙立法Ⅲ:隱名合伙與表見合伙
第六章訴訟時效制度的立法重構
一、時效立法模式的選擇
二、訴訟時效名稱的取舍
三、訴訟時效期間的確定
四、訴訟時效停止制度的立法選擇
第七章物權法上的自治與管制
一、私法自治與物權法定之辯證關系
二、擔保物權上的意思自治及規(guī)范選擇
第八章集體土地上的物權制度
一、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抵押的制度構建
二、農(nóng)民住房抵押試點的制度設計
三、農(nóng)村集體經(jīng)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思考
第九章債法上新債清償制度的建立
一、新債清償?shù)男再|(zhì)
二、新債清償?shù)某闪l件
三、新債清償?shù)男Я?
四、新債清償與我國民法典的債法立法
第十章繼承法的修改與完善
一、繼承法修改的宏觀思考
二、遺囑形式的完善
三、遺產(chǎn)分割歸扣制度的建立
后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