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98985
- 書名:政策裁量司法審查研究
- 作者:黃琳
- 出版社:知識產權
- 出版時間:2024年7月
- 入庫時間:2025-3-27
- 定價:98
圖書內容簡介
現代行政國家的背景使得行政逐漸朝向精細化發(fā)展,各類帶有濃厚技術性特征的專業(yè)領域格外倚賴行政機關的專業(yè)知識和相關解釋,F有研究承認公共政策介入行政執(zhí)法和司法職能的事實,但鮮少關注行政解釋內在構造的基本輪廓及政策裁量在行政解釋過程中的定位。 本書圍繞“政策裁量的司法審查”這一研究主題,旨在探索法院在審查政策裁量時的權力究竟能夠延伸至何處、以及司法需要保持何種程度的尊重。本書在論證過程中以司法審查進路為明線、以司法尊重強度為暗線,兩者相互印證,綜合運用多種研究方法,充分參考國內外文獻,在合法性標準與合理性標準的二分框架之下,構建起了適合本土特色驗的政策裁量司法審查理想框架。法院在第一階段的任務是確定是否存在政策裁量空間。若存在,則法院需要進入第二個審查階段。此時法院的任務是確定行政機關經由政策裁量后得出的解釋結論是否符合現實需求。在前兩個審查階段的基礎上,法院在第三階段的任務是確定是否需尊重行政機關經由政策裁量所作出的解釋結果。
圖書目錄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jié)研究背景
一、“運動式”執(zhí)法背后的政策裁量影子
二、司法介入的界限與亟待完善的政策裁量審查體系
第二節(jié)研究對象
一、不確定法律概念
二、行政解釋
三、“政策”的含義
四、公共政策及其準法律屬性
第三節(jié)研究現狀
一、國內研究狀況
二、國外研究狀況
第四節(jié)基本思路與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隱藏在行政解釋背后的政策裁量
第一節(jié)政策裁量的實施主體:具有行政裁量權的行政機關
一、不同研究思路下的“政策裁量”
二、行政機關作為政策裁量實施主體的可行性與正當性
第二節(jié)政策裁量的研究領域:行政解釋過程
一、政策裁量在法律框架內運作
二、我國行政解釋過程的特殊性
三、作為狹義法律解釋功能延伸的政策裁量
四、政策裁量與法律漏洞填補的功能較為相近
第三節(jié)政策裁量的目的:在行政解釋過程中進行價值權衡
一、政策裁量的實質是利益衡量過程
二、政策裁量與目的解釋的區(qū)分
第三章揭開政策裁量的“面紗”:政策裁量司法審查的運作機理
第一節(jié)政策裁量在司法實踐案例中的呈現樣態(tài)
一、直接呈現:行政機關援引政策文件進行政策裁量
二、間接呈現:行政機關受政策精神指引進行政策裁量
第二節(jié)政策裁量的影響:雙重效應
一、政策裁量的積極效應
二、政策裁量的消極效應
第三節(jié)政策裁量的司法審查現狀
一、法院為避免干預地方總體施政策略而選擇尊重政策裁量
二、法院拒絕行政機關的政策裁量結果
第四節(jié)政策裁量司法審查的困境及其根源
一、困境:現有審查模式削弱了政策裁量的積極效應
二、根源:追求社會效果的政策實施型司法
第四章“行政-司法”互動:政策裁量司法審查的理論映射
第一節(jié)司法尊重限度:政策裁量司法審查引發(fā)的現實課題
一、司法尊重的實質:劃定“行政-司法”角力的界限
二、司法尊重存在的現實原因
三、現有理論預設的司法尊重理想限度
第二節(jié)美國分權制衡理論下的政策裁量司法審查
一、早期涉及政策裁量的經典案例
二、政策裁量的正式提出
三、“奧爾尊重”原則:政策裁量領域顯著擴張
四、“米德難題”:法院開始收縮政策裁量范圍
第三節(jié)隱匿于司法審查背后的美國行政法領域司法
哲學演變
一、行政權擴張與國家權力結構重心轉移
二、司法克制主義讓位于司法能動主義
三、回應與妥協:司法尊重的領域時有變動
第五章思考與借鑒:建構政策裁量司法審查的理想框架
第一節(jié)美國政策裁量司法審查機制與本土司法實踐的
齟齬與耦合
一、基于不同國家權力結構的司法審查制度
二、行政權行使的正當性機理差異
第二節(jié)建構我國政策裁量司法審查的理想框架
一、探索政策裁量的生存空間
二、檢視政策裁量結論的合理性
三、明確司法審查介入政策裁量的限度
第六章結語
參考文獻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