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等公告2010年第14號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等公告2010年第14號
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 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等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等公告2010年第14號
2010年第14號
為進一步推動資源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發(fā)展循環(huán)經(jīng)濟,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商務部組織編寫了《中國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政策大綱》,現(xiàn)予以發(fā)布,并于發(fā)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中國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政策大綱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
科 技 部
工業(yè)和信息化部
國 土 資 源 部
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
商 務 部
二〇一〇年七月一日
附件:
目 錄
一、總論................................................................................................- 1 -
(一)意義和目的..............................................................................................................- 1 -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1 -
(三)主要范圍..................................................................................................................- 2 -
二、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3 -
(一)能源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3 -
1. 石油天然氣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3 -
2. 煤炭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3 -
3. 地熱資源利用技術.................................................................................................- 4 -
(二)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4 -
1. 黑色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4 -
2. 有色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4 -
3. 貴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5 -
4. 稀有、稀土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5 -
(三)非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6 -
1. 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6 -
2. 建材原料非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6 -
三、工業(yè)“三廢”綜合利用技術............................................................- 7 -
(一)煤炭工業(yè)“三廢”綜合利用技術..........................................................................- 7 -
1. 煤矸石綜合利用技術.............................................................................................- 7 -
2. 礦井水綜合利用技術.............................................................................................- 8 -
3. 煤層氣綜合利用技術.............................................................................................- 8 -
(二)電力工業(yè)“三廢”綜合利用技術..........................................................................- 8 -
1. 粉煤灰、脫硫石膏綜合利用技術.........................................................................- 8 -
2. 廢水綜合利用技術.................................................................................................- 9 -
3. 廢氣綜合利用技術.................................................................................................- 9 -
(三)石油天然氣工業(yè)“三廢”綜合利用技術..............................................................- 9 -
1. 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9 -
2. 廢水(液)綜合利用技術...................................................................................- 10 -
3. 廢氣綜合利用技術...............................................................................................- 10 -
(四)鋼鐵工業(yè)“三廢”綜合利用技術............................................................................- 10 -
1. 冶煉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10 -
2. 廢水(液)綜合利用技術...................................................................................- 11 -
3. 廢氣及余熱、余壓綜合利用技術.......................................................................- 12 -
(五)有色金屬工業(yè)“三廢”綜合利用技術....................................................................- 12 -
1. 冶煉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12 -
2. 廢水(液)綜合利用技術...................................................................................- 13 -
3. 廢氣及余熱綜合利用技術...................................................................................- 13 -
(六)化學工業(yè)“三廢”綜合利用技術............................................................................- 14 -
1. 磷石膏等化工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14 -
2. 廢水(液)綜合利用技術...................................................................................- 15 -
3. 廢氣、余熱綜合利用技術...................................................................................- 15 -
(七)建材工業(yè)“三廢”綜合利用技術........................................................................- 16 -
1. 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16 -
2. 廢水綜合利用技術...............................................................................................- 17 -
3. 廢氣、余熱綜合利用技術...................................................................................- 17 -
(八)食品發(fā)酵工業(yè)“三廢”綜合利用技術................................................................- 17 -
1. 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17 -
2. 廢水(液)綜合利用技術...................................................................................- 18 -
3. 廢氣綜合利用技術...............................................................................................- 18 -
(九)紡織工業(yè)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19 -
1. 廢舊纖維等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19 -
2. 廢水(液)綜合利用技術...................................................................................- 19 -
(十)造紙工業(yè)“三廢”綜合利用技術........................................................................- 20 -
1. 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20 -
2. 廢水(液)綜合利用技術...................................................................................- 20 -
四、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技術.............................................................- 21 -
(一)廢舊金屬再生利用技術........................................................................................- 21 -
(二)廢舊家電及電子產(chǎn)品再生利用技術....................................................................- 21 -
(三)廢舊橡膠、輪胎再生利用技術............................................................................- 22 -
(四)廢紙板和廢紙再生利用技術................................................................................- 22 -
(五)廢塑料再生利用技術............................................................................................- 22 -
(六)廢玻璃再生利用技術............................................................................................- 23 -
(七)建筑廢棄物再生利用技術....................................................................................- 23 -
五、其它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 24 -
(一)農(nóng)林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24 -
(二)生活廢棄物再生利用技術....................................................................................- 25 -
(三)養(yǎng)殖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 25 -
六、資源綜合利用現(xiàn)行稅收優(yōu)惠政策.............................................- 26 -
(一)增值稅....................................................................................................................- 26 -
1. 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chǎn)品增值稅政策(財稅[2008]156號).........................- 26 -
2. 再生資源增值稅政策(財稅[2008]157號).....................................................- 27 -
3. 農(nóng)林剩余物為原料的綜合利用產(chǎn)品增值稅政策(財稅[2009]148號)..........- 28 -
(二)企業(yè)所得稅............................................................................................................- 28 -
1. 共生、伴生礦產(chǎn)資源...........................................................................................- 28 -
2. 廢水(液)、廢氣、廢渣.....................................................................................- 28 -
3. 再生資源...............................................................................................................- 29 -
中國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政策大綱
一、總論
(一)意義和目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jīng)濟持續(xù)快速增長,各項建設取得了巨大
成就。與此同時,也付出了資源和環(huán)境代價,經(jīng)濟發(fā)展與資源環(huán)境
的矛盾日益突出!笆濉睍r期,我國仍將處于工業(yè)化和城鎮(zhèn)化加
快發(fā)展階段,面臨的資源和環(huán)境形勢將更加嚴峻。開展資源綜合利
用,推動循環(huán)經(jīng)濟發(fā)展,是我國轉(zhuǎn)變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走新型工業(yè)化
道路,建設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的重要措施。
加快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開發(fā)、示范和推廣應用,引導社會資金
投向,為相關單位開展資源綜合利用工作提供技術支持,提升我國
資源綜合利用整體水平,是制定《中國資源綜合利用技術政策大綱》
的主要目的。
(二)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
科學發(fā)展觀,堅持節(jié)約資源和保護環(huán)境的基本國策,遵循政府推動、
市場引導、企業(yè)主體、自主創(chuàng)新、因地制宜、重點突破的方針,加
快科技創(chuàng)新,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推進資源綜合利用產(chǎn)業(yè)化,提高
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廢棄物排放,促進經(jīng)濟社會又好又快發(fā)展。
堅持宏觀調(diào)控與市場機制相結(jié)合,發(fā)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
作用,完善政策體系,建立有利于促進資源綜合利用的長效機制;
堅持以企業(yè)為主體,產(chǎn)學研相結(jié)合,選擇環(huán)境影響嚴重、產(chǎn)生量大
的廢棄資源,組織技術攻關,強化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建設;堅持重點突
破和全面推進相結(jié)合,依據(jù)資源稟賦和產(chǎn)業(yè)構(gòu)成,形成資源綜合利
用產(chǎn)業(yè)集群,探索和完善循環(huán)經(jīng)濟發(fā)展模式。
(三)主要范圍
一是在礦產(chǎn)資源開采過程中對共生、伴生礦進行綜合開發(fā)與合
理利用的技術;二是對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廢渣、廢水(廢液)、廢氣、
余熱、余壓等進行回收和合理利用的技術;三是對社會生產(chǎn)和消費
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各種廢棄物進行回收和再生利用的技術。
二、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一)能源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1. 石油天然氣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在油田開發(fā)建設中,采用適用技術,對伴生天然氣進
行回收利用。
(2)推廣從石油和天然氣中回收硫資源生產(chǎn)硫磺技術。
(3)推廣高效井下污水處理和再生利用技術。
(4)推廣柴油機余熱利用技術。
(5)推廣采用不穩(wěn)定排放硫化氫氣體資源化利用技術回收井口
無組織排放的含硫化氫氣體。
(6)推進頁巖氣勘探開發(fā)技術。
(7)研發(fā)廢棄鉆井液、井下作業(yè)廢液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
技術。
2. 煤炭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無煤柱開采技術,推廣采用不穩(wěn)定或難采煤層開采技
術、邊角煤殘采技術。
(2)推廣煤系高嶺土超細、增白、改性技術。
(3)推進煤系鋁礬土、耐火粘土、膨潤土、硅藻土、硫鐵礦、
油母頁巖和石墨等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的產(chǎn)業(yè)化。
(4)推進煤炭地下氣化(UCG)技術的產(chǎn)業(yè)化,特別是加快具
有井下無人、無設備,集建井、采煤、氣化三大工藝于一體,適用
于煤礦大量的煤柱、建筑物下壓煤等呆滯煤量回收利用技術的研發(fā)
和產(chǎn)業(yè)化。
(5)研發(fā)難選煤、干法選煤和高硫煤綜合利用技術。
(6)研發(fā)“三下”(建筑物下、鐵路下、水體下)及矸石充填采
煤技術;研究提高開采上限技術。
(7)研發(fā)礦井水資源化利用技術。
3. 地熱資源利用技術
推廣采用熱泵等技術,利用地下熱能進行采暖和制冷。
(二)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1. 黑色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磁鐵礦精選作業(yè)的磁篩等高效利用技術。
(2)推廣含稀土復合礦和釩鈦磁鐵礦綜合利用技術。
(3)推廣低品位、表外礦、復雜共伴生黑色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
利用技術。
(4)推進尾礦再選技術及生產(chǎn)各種建筑材料的產(chǎn)業(yè)化。
(5)研發(fā)低品位硫鐵礦選礦富集技術。
(6)研發(fā)尾礦干堆技術和尾礦高效濃縮工藝及設備。
2. 有色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1)無廢(少廢)開采技術
——推廣尾砂充填、廢石充填、全尾砂膏體充填等充填法采礦
技術。
——推廣原地浸出采礦技術。
(2)推廣采用大型低品位礦產(chǎn)自然崩落法技術開采。
(3)推廣拜耳法用于低鋁硅比一水硬鋁石礦的選礦。
(4)推廣低品位、表外礦、復雜共伴生有色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
利用技術。
(5)推廣復雜多金屬硫化礦礦漿電解處理技術及中低品位氧
化鋅礦選冶聯(lián)合處理技術。
(6)推廣銅鉛鋅錫礦細粒、微細粒礦載體浮選技術。
(7)推廣銅礦等有色金屬礦伴生金、銀等貴金屬的綜合利用技
術。
(8)推廣有色金屬硫化――氧化混合礦選礦技術。
(9)推廣濕法冶金關鍵裝備應用。
(10)研發(fā)礦山塌陷區(qū)、廢石堆場和尾礦庫修復與墾植技術。
(11)研發(fā)對復雜有色金屬礦石選別與富集技術。
(12)研發(fā)低品位礦生物提取技術。
(13)研發(fā)尾礦有價金屬綜合回收利用技術。
3. 貴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含金銀等多金屬礦選礦尾渣中綜合回收有價金屬成分
和非金屬礦資源的礦物加工技術。
(2)推廣采用復雜金礦循環(huán)流態(tài)化焙燒技術。
(3)推廣高硫高砷高碳復雜難處理金礦的預處理技術。
(4)推廣浮選富集—炭浸工藝技術等低品位金礦的綜合利用技
術。
4. 稀有、稀土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采用電解工藝開發(fā)稀土鎂中間合金技術,綜合利用稀
土尾礦。
(2)推廣高效低毒高純氧化銪提取技術。
(3)推進稀土冶煉分離清潔生產(chǎn)工藝技術的產(chǎn)業(yè)化。
(三)非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1. 化工原料非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1)鹽湖鉀鹽綜合利用技術
——推進鹽湖鉀鹽伴生礦綜合利用技術的產(chǎn)業(yè)化。
——研發(fā)固體難采鉀礦溶采技術,非水溶性鉀礦開發(fā)利用技術。
(2)磷礦綜合利用技術
——推廣磷礦伴生鐵、硫、氟、碘、釩、鈦等資源綜合回收技
術。
――推廣反(雙)浮選磷礦降鎂技術。
——研發(fā)中低品位磷礦、中低品位膠磷礦選礦技術和窯法直接
利用技術。
(3)硼礦綜合利用技術
——研發(fā)低品位硼礦選礦技術。
——研發(fā)硼鐵礦中硼、鐵、鈾有效分離和回收技術。
(4)研發(fā)中低品位螢石綜合利用技術。
(5)研發(fā)鉀長石綜合利用技術。
2. 建材原料非金屬礦產(chǎn)資源綜合利用技術
(1)玻璃陶瓷原料非金屬礦有效利用技術
――推廣硅質(zhì)原料非金屬礦產(chǎn)的均化開采以及浮選技術。
――推廣陶瓷生產(chǎn)采用低品位原料配方技術產(chǎn)業(yè)化。
――推廣利用中低品位高嶺巖替代葉蠟石生產(chǎn)玻璃纖維技術產(chǎn)
業(yè)化。
(2)填料及其它深加工用非金屬礦的合理利用技術
――推廣利用煤系高嶺土生產(chǎn)高檔填料、涂料技術。
――推廣溫石棉尾礦提取輕質(zhì)氧化鎂及綜合利用技術。
――推廣偉晶巖中石英提純技術。
(3)推廣石灰石礦均化開采配比技術。
(4)推廣石英砂巖提純技術。
(5)研發(fā)低品位菱鎂礦、滑石、硅藻土、藍晶石族等非金屬礦
選礦綜合利用技術。
三、工業(yè)“三廢”綜合利用技術
(一)煤炭工業(yè)“三廢”綜合利用技術
1. 煤矸石綜合利用技術
(1)煤矸石發(fā)電技術
——推廣適合燃燒煤矸石的大型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在有條件的
地區(qū)推廣熱、電、冷聯(lián)產(chǎn)技術和熱、電、煤氣聯(lián)供技術。
——推廣爐內(nèi)石灰脫硫和靜電除塵技術。
——研發(fā)煤矸石等低熱值燃料電廠鍋爐高效除塵、脫硫、灰渣
干法輸送、存儲及利用技術。
(2)煤矸石生產(chǎn)建筑材料技術
——制磚技術。推廣全煤矸石生產(chǎn)承重多孔磚、非承重空心磚
和清水墻磚技術。
——制水泥技術。推廣利用煤矸石為原料,部分或全部代替粘
土配制水泥生料,燒制水泥熟料技術。
——生產(chǎn)其他建材產(chǎn)品技術。推廣利用煤矸石為原料生產(chǎn)陶瓷
制品、陶粒、巖棉、加氣混凝土等技術。
(3)推廣利用煤矸石充填采煤塌陷區(qū)、采空區(qū)和露天礦坑及煤
矸石復墾造地造田技術。
(4)推廣利用煤矸石制取聚合氯化鋁、硫酸鋁、合成系列分子
篩等化工產(chǎn)品技術。
(5)推廣利用煤矸石生產(chǎn)復合肥料技術。
(6)推廣煤矸石中極細粒鈦鐵礦、銳鈦礦等雜質(zhì)的分離技術。
(7)研發(fā)利用煤矸石生產(chǎn)特種硅鋁鐵合金、鋁合金技術,以及
利用煤矸石生產(chǎn)鋁系列、鐵系列超細粉體的技術。
(8)研發(fā)煤矸石提取五氧化二釩及其他稀有元素技術。
2. 礦井水綜合利用技術
推廣采用混凝、沉淀(或浮升)以及過濾、消毒等技術,凈化
處理煤礦礦井水。
3. 煤層氣綜合利用技術
(1)推進煤層氣民用、發(fā)電、化工等技術的產(chǎn)業(yè)化。
(2)研發(fā)低濃度瓦斯利用技術。
(二)電力工業(yè)“三廢”綜合利用技術
1. 粉煤灰、脫硫石膏綜合利用技術
(1)粉煤灰綜合利用技術
——推廣采用粉煤灰生產(chǎn)水泥、砌塊、陶粒等建筑材料技術。
——推廣采用粉煤灰建造水壩、油井平臺、道路路基等建筑工
程技術。
——推廣粉煤灰制取漂珠、空心微珠、碳等化合物技術。
——推進高鋁粉煤灰提取氧化鋁技術的產(chǎn)業(yè)化。
——推進粉煤灰造紙及生產(chǎn)巖棉技術的產(chǎn)業(yè)化。
——研發(fā)粉煤灰用于農(nóng)業(yè)(改良土壤、生產(chǎn)復合肥料、造地)、
污水處理以及各類填充材料等技術。
(2)推廣脫硫石膏制水泥緩凝劑、紙面石膏板、建筑石膏、粉
刷石膏、砌塊等建材產(chǎn)品的綜合利用技術。
(3)研發(fā)脫硫石膏免煅燒制干混砂漿。
2. 廢水綜合利用技術
推廣灰場沖灰廢水封閉式循環(huán)利用等技術。
3. 廢氣綜合利用技術
推廣燃煤電廠煙氣中回收硫資源生產(chǎn)硫磺技術。
(三)石油天然氣工業(yè)“三廢”綜合利用技術
1. 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對油氣采煉過程中產(chǎn)生的各類油砂、污泥、殘渣、鉆
屑采用固化等無害化綜合處理技術,并用于筑路、制造建筑材料、
調(diào)剖堵水劑等。
(2)推廣石油焦乳化焦?jié){/油(EGC)代油節(jié)能技術。
(3)研發(fā)改進緩和濕式氧化(WAO)-間歇式生物反應器(SBR)
處理堿渣聯(lián)合工藝,形成專有成套技術。
(4)研發(fā)污水處理場油泥(包括罐底泥)、浮渣和剩余活性污泥
處理組合技術。
2. 廢水(液)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鉆井污水、廢液綜合處理技術,實現(xiàn)閉路循環(huán)利用。
(2)推廣煉油企業(yè)含氫尾氣膜法回收技術。利用膜分離技術建
設芳烴、加氫尾氣膜法回收裝置,回收芳烴預加氫精制單元酸性氣、
異構(gòu)化富氫、加氫裂化低分氣、柴油加氫低分氣中的富含氫氣體。
(3)推廣采用中和、酸化以及各種精制技術,從石油煉制產(chǎn)生
的酸堿廢液、廢催化劑中,回收環(huán)烷酸、粗酚、碳酸鈉、浮選捕集
劑等資源。
(4)研發(fā)石油化工高濃度、難降解的有機廢水處理技術以及油
田廢水替代清水技術。
(5)研發(fā)經(jīng)濟有效的廢水深度處理技術和回用技術、氨氮廢水
處理技術與回收利用技術。
3. 廢氣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對煉油廠催化裂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高溫煙氣采用氣能量
回收技術進行能量回收。
(2)研發(fā)催化裂化再生煙氣、加熱爐氣、工藝排氣及電站排氣
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處理技術。
(四)鋼鐵工業(yè)“三廢”綜合利用技術
1. 冶煉廢渣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煉鋼爐渣回收和磁選粉深加工處理技術。
(2)推廣立磨粉磨;郀t礦渣技術。
(3)推廣硫鐵礦燒渣綜合利用技術。
(4)推廣冷軋鹽酸再生及鐵粉回收技術。
(5)推廣鋼渣返回燒結(jié),替代石灰作為煉鐵廠燒結(jié)溶劑技術。
(6)推廣轉(zhuǎn)爐煤氣干法除塵及塵泥壓塊技術。
(7)推廣氧化鐵皮回收利用技術。采用直接還原技術制取粉末
冶金用的還原鐵粉。
(8)推廣含鐵塵泥綜合利用技術。
(9)推廣廢鋼渣生產(chǎn)磁性材料技術。
(10)研發(fā)含鋅塵泥綜合利用技術。
(11)研發(fā)不銹鋼和特殊鋼渣的處理和利用技術,特別是防止
水溶性鉻離子浸出的技術。
(12)研發(fā)鋼鐵渣游離氧化鈣、游離氧化鎂降解處理技術。
2. 廢水(液)綜合利用技術
(1)推廣對不同濃度的焦化廢水優(yōu)化分級處理與使用技術。
(2)推廣采用“電氧化氣浮”技術對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并回用。
(3)推廣污水深度處理脫鹽回用技術。采用抗污染芳香族聚酰
胺反滲透膜,生產(chǎn)高品質(zhì)的回用水。
(4)推廣冷軋含油乳化液膜分離回收技術。
(5)研發(fā)礦山酸性廢水治理與循環(huán)利用技術。
(6)研發(fā)礦山含硫礦物,As、Pb、Cd廢水處理與循環(huán)利用技
術。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等公告2010年第14號
不分頁顯示 總共3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