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號:27858
- 書名:立憲主義視野下的公法問題(復旦憲法學與行政法學文叢)
- 作者:劉志剛著
- 出版社:上海三聯(lián)
- 出版時間:2006年11月
- 入庫時間:2007-2-6
- 定價:38
圖書內(nèi)容簡介
就立憲主義視野中的公法問題而言,憲法問題是其關注的重心點,但同時也兼及行政法層面的諸多問題,對憲法和行政法的聯(lián)結研究關涉到立憲主義的基點及發(fā)展。本書意圖以立憲主義為背景依托,對蘊涵于其中的一些憲法和行政法問題作一理性的反思和論證,以拓展和梳理自己此前對該領域問題研究的基本思路,為立基于該背景下對其他相關問題的學術展開做一個前期的鋪墊。需要說明的是,本書的寫作不是建立在一個宏觀的寫作提綱構架之下,而是以立憲主義背景下一些零散的公法問題為著眼點,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個案性”、“蠶食性”學理分析,達到從整體上搭建立憲主義語境下相夕:公法命題的學術框架的效果,進而為立基于該框架的未來相關學術命題的展開提供一個思維的機軸。因此,本書的思維線索是發(fā)散性的,但其意圖表達的想法卻又是統(tǒng)一于立憲主義語境之下的。
圖書目錄
目 錄
憲法“私法”適用的法理分析………………………… 1
一、憲法“私法”適用問題的提出 ……………………………… 3
二、憲法原則上不能被當作“私法”適用的原因 ……………… 8
三、新形勢下憲法“私法”適用的內(nèi)在機理…………………… 13
四、中國憲法“私法”適用的法理分析………………………… 18
憲法訴訟的成因探析……………………………………………33
一、憲法的“高級法”背景是憲法訴訟機制得以形成和發(fā)展的
基礎 ………………………………………………………… 36
二、普通法傳統(tǒng)和歐洲大陸的自然法思想的合流為憲法訴訟
制度的產(chǎn)生提供了重要的文化基礎 ……………………… 39
三、市民社會和政治國家的分離是憲法訴訟得以產(chǎn)生的社會
基礎 ………………………………………………………… 43
論憲法訴訟的目的……………………………………47
一、憲法訴訟目的的概念及特征………………………………50
二、憲法訴訟目的的內(nèi)容 ……………………………………… 53
三、憲法訴訟目的的制約因素 ………………………………… 59
四、確立憲法訴訟目的應予考量的價值——序、法治和
自由 ………………………………………………………… 67
論憲法訴權………………………………………………74
一、憲法訴權的概念……………………………………………73
二、憲法訴權與憲法權利(或憲法權力)的關系 ……………… 76
三、憲法訴權的保障及問題…………………………………… 81
政治沖突的司法解決與憲法裁判的政治化傾向 …………87
憲法訴訟的模式………………………………………111
一、美國式的憲法訴訟…………………………………………124
二、憲法法院型憲法訴訟………………………………………124
三、憲法訴訟的發(fā)展趨勢………………………………………133
憲法訴訟制度的基本功能…………………………………………135
一、憲法訴訟制度是憲法理念的直接體現(xiàn)和維護 ……………137
二、憲法訴訟制度有助于保護多數(shù)人統(tǒng)治下的少數(shù)人利益 …139
三、憲法訴訟制度在消除腐敗、控制權力的濫用方面有重要的
作用 …………………………………………………………14。
四、憲法訴訟制度在維護國家統(tǒng)一、協(xié)凋國家內(nèi)部各種利益
主體之間的關系起著重要的作用 …………………………142
五、憲法訴訟制度功能的局限性 ………………………………144
違憲審查的界限…………………………………………………149
一、法官在對法律的合憲性進行審查的時候,是否可以審查
“政治問題”? ………………………………………………152
二、法官對“政治問題”的審查是“政治性”的,還是“法律性”
的? …………………………………………………………156
三、對“政治問題”的“政治性”審查的“憲法界限” ……………161
憲法訴訟中的審查基準…………………………………169
一、“二元基準”的由來…………………………………………174
二、“二元基準”論確立的原因 …………………………………180
憲法拘束與立法自由………………………………………………187
一、現(xiàn)行憲法關于基本權利的規(guī)定單一地指向立法機關……189
二、憲法關于公民基本權利的規(guī)定是對立法者的一種道德
拘束 …………………………………………………………194
三、立法自由及其存在的瑕疵 …………………………………198
四、對立法自由之瑕疵的救濟 …………………………………203
論憲法權利的本質(zhì)……………………………………209
一、憲法權利是一種反向權利,還是一種正向權利? …………212
二、憲法權利是一種公權利,還是一種私權利? ………………214
三、憲法權利是一種底線性的權利,還是一種列舉性的
權利? ……………………………………………………220
限制抑或形成:論關涉基本權利法律之功能的二元性………225
一、對基本權利施加必要的限制 ………………………………227
二、形成基本權利之內(nèi)容………………………………………230
三、對基本權利施加限制和形成基本權利之內(nèi)容的法律的
界限 …………………………………………………………234
財產(chǎn)征收的憲法界限………………………………239
一、財產(chǎn)征收的法理基礎………………………………………24l
二、立法的內(nèi)容形成功能與財產(chǎn)征收的界限 …………………245
三、對財產(chǎn)權施加限制的經(jīng)濟規(guī)制與財產(chǎn)征收的界限 ………247
美國聯(lián)邦法院對財產(chǎn)權的憲法性保護…………………………253
一、契約條款的憲法適用與衰竭 ………………………………256
二、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對財產(chǎn)權的保護 ………………………260
三、“二元基準”的適用與對財產(chǎn)權進行憲法性保護的弱化……266
四、反觀美國聯(lián)邦法院對財產(chǎn)權的憲法性保護 ………………270
立憲主義視野下的公法問題
憲法的哲學之維……………………………………………………277
一、憲法哲學的價值內(nèi)容………………………………………279
二、憲法哲學價值的沖突與協(xié)調(diào)………………………………288
三、憲法哲學的范疇體系 ………………………………………292
立憲主義語境下的人性分析……………………………297
一、就人性的本質(zhì)而言,立憲主義更傾向于持悲觀的態(tài)度,即
“人性本惡” …………………………………………………299
二、就人性的特性而言,立憲主義更傾向于認為人只具有有限
理性 …………………………………………………………303
二、就人性分析的方法論而言,立憲主義更傾向于采信個體
主義 …………………………………………………………308
特殊權力關系下的憲法權利……………………………313
一、特殊權力關系下憲法權利適用的歷史回顧 ………………315
二、特殊權力關系下限制憲法權利的理論根據(jù) ………………322
三、特殊權力關系下限制憲法權利的界限 ……………………327
論法律保留原則在給付行政中的適用…………………333
一、法律保留原則概說…………………………………………335
二、法律保留涵蓋給付行政的原因 ……………………………338
三、法律保留完全涵蓋給付行政的瑕疵 ………………………344
論行政訴訟中的訴的利益………………………………349
一、行政訴訟中“訴的利益”的涵義 ……………………………351
二、將“訴的利益”導人行政訴訟中的原因 ……………………356
二、行政訴訟中“訴的利益”的性質(zhì)及認定標準………………361
四、中國行政訴訟中的“訴的利益” ……………………………370
后 記…………………………………………………375
本書共有37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