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印發(fā)需要緊急救治的急危重傷病標準及診療規(guī)范的通知
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印發(fā)需要緊急救治的急危重傷病標準及診療規(guī)范的通知
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廳
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印發(fā)需要緊急救治的急危重傷病標準及診療規(guī)范的通知
(2)盡快送往醫(yī)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相應疫苗。
(3)傷情較重者進行相應處置。
2)蛇咬傷。
(1)檢查患者呼吸及循環(huán)功能。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2)防止蛇毒繼續(xù)被吸收,并盡可能減少局部損害。
①綁扎傷肢近心端,以阻斷靜脈血和淋巴回流,應隔10-20分鐘放松1次,以免組織壞死。
②傷肢制動,低放。
③沖洗傷口。
(3)有條件時盡早使用抗蛇毒血清,必要時使用抗生素及破傷風抗毒素治療。
。ㄆ撸┩饪莆V匕Y。
1.創(chuàng)傷。
(1)確定致傷因素,判斷傷員有無威脅生命的征象,如心跳呼吸驟停,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對休克者給予抗休克治療。
(2)保持呼吸道通暢。
(3)通氣與吸氧。
(4)建立靜脈通道,維持有效循環(huán),對癥處理。
(5)傷口的處理:用無菌紗布或敷料包扎傷口,對開放性氣胸或胸壁塌陷致反常呼吸者需用大塊棉墊填塞創(chuàng)口,并給予固定。
(6)懷疑有頸椎損傷者應給予頸托或頸部固定器加以固定,胸腰椎損傷者應用平板或鏟式擔架搬運,避免脊柱的任何扭曲。
(7)四肢骨折需妥善固定,可用各種夾板或替代物品。
(8)離斷指(肢)體、耳廓、牙齒等宜用干凈敷料包裹保存,有條件者可外置冰袋降溫。
(9)刺入性異物應固定好后搬運,過長者應設法鋸斷,但不能在現(xiàn)場撥出。
(10)胸外傷合并張力性氣胸者應緊急胸穿減壓。
(11)有臟器外露者不要回納,可用濕無菌紗布包裹并固定在局部。
(12)嚴重多發(fā)傷應首先處理危及生命的損傷。
2.顱腦損傷。
(1)判斷生命體征,呼吸、心跳停止者應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2)頭部受傷引起嚴重的外出血,依據(jù)病情給予包扎止血。
(3)保持呼吸道通暢,清理口咽部異物,必要時氣管插管。
(4)通氣與吸氧。
(5)對腦脊液鼻或耳漏者,應將病人側臥防止舌根后墜,將頭部稍墊高,使流出的液體順位流出,嚴禁用水沖洗,嚴禁用棉花堵塞耳、鼻。
(6)開放靜脈通道,密切觀察顱內壓變化,酌情使用降顱壓藥物。
(7)持續(xù)監(jiān)測生命體征。
3.胸部損傷。
(1)保持氣道通暢。
(2)通氣與吸氧。
(3)閉合傷口,開放性氣胸可用敷料、繃帶、三角巾迅速填塞和覆蓋傷口,并進行固定,運送傷員時可使其半坐位,并隨時觀察病人呼吸情況。
(4)初診為氣胸的傷員,應置坐位?捎米⑸淦鞒闅饣蛐芯o急胸腔閉式引流。
(5)連枷胸胸壁塌陷致反常呼吸者需用大塊棉墊填塞創(chuàng)口,并給予胸部外固定。
(6)一旦發(fā)生呼吸停止,立即進行呼吸復蘇。
(7)持續(xù)監(jiān)測生命體征。
4.四肢損傷。
(1)及時止血。
(2)妥善包扎。
(3)有效固定。
(4)鎮(zhèn)靜止痛。
(5)防治休克。
(6)保存好殘指(肢)。
5.燒(燙)傷。
(1)立即去除致傷因素。
(2)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予環(huán)甲膜穿刺。
(3)通氣與吸氧。
(4)開放靜脈通道,糾正休克。
(5)保護創(chuàng)面,防止繼續(xù)污染和損傷。
(6)強酸、強堿燒傷的處理。
①強酸燒傷。
皮膚及眼燒傷時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創(chuàng)面或眼內10分鐘以上,消化道燒傷時嚴禁催吐及洗胃,以保護胃粘膜。
②強堿燒傷。
皮膚及眼燒傷時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皮膚及眼內直至肥皂樣物質消失為止。
(7)消化道燒傷,嚴禁催吐、洗胃,以免消化道穿孔。
(8)持續(xù)監(jiān)測生命體征,及時對癥處理。
。ò耍⿱D產(chǎn)科危重癥。
1.陰道出血。
(1)建立靜脈通道,輸液補充血容量,糾正休克。
(2)通氣與吸氧。
(3)必要時給予止血藥靜脈注射。
(4)持續(xù)監(jiān)測生命體征。
2.胎膜早破。
(1)囑產(chǎn)婦平臥或左側臥位,臀部稍抬高。嚴禁讓產(chǎn)婦坐位或立位。
(2)通氣與吸氧。
(3)聽胎心是否正常,120~180次/分屬正常。
(4)開放靜脈通道,維持有效循環(huán)。
(5)持續(xù)監(jiān)測生命體征。
3.急產(chǎn)。
(1)產(chǎn)婦取平臥位,雙腿屈曲并外展。
。2)開放靜脈通道。
。3)會陰部消毒。
。4)鋪消毒巾于臀下,帶好無菌手套。
(5)接生,用手法保護會陰。
(6)結扎臍帶:胎兒完全娩出,在距胎兒臍帶根部≥10cm盡可能靠近母體處用粗繩或繃帶結扎,可不予切斷。如需將臍帶切斷,兩結扎處間隔2~3cm,中間切斷。
(7)新生兒處理。
①呼吸道處理:及時清除新生兒口腔、鼻腔中黏液及羊水,必要時用吸管吸。當無哭聲時可拍打足底。
②臍帶處理:如臍帶結扎切斷,臍帶斷面消毒后,用無菌紗布包圍,再用長繃帶包扎。
③注意保暖。
(8)胎盤處理:輕輕牽拉臍帶,按壓宮底,使胎盤娩出,檢查胎盤是否完整,一并送院。
(9)持續(xù)監(jiān)測產(chǎn)婦、新生兒生命體征。
4.宮外孕破裂。
(1)平臥位。
(2)通氣與吸氧。
(3)開放靜脈通道,補液抗休克。
(4)持續(xù)監(jiān)測生命體征。
第二部分 醫(yī)院急診科
第一章 醫(yī)院急診科救治范圍及流程
一、醫(yī)院急診科救治病種范圍
急診診療范疇包括如下分類:非創(chuàng)傷類、創(chuàng)傷、感染性疾。ò▊魅静。、婦產(chǎn)科兒科疾病、五官科等急性疾病。
(一)非創(chuàng)傷類:包括以癥狀為主的內科疾病、環(huán)境理化損傷、中毒和意外傷害等。
(二)創(chuàng)傷:包括各類創(chuàng)傷及動物咬傷等。
(三)感染性疾。ò▊魅静。。
(四)婦產(chǎn)科兒科急癥。
(五)五官科急癥。
二、急診處理流程
按照急診對急性傷病的識別、評估和處置流程進行。
三、急診處置分級
遵照急診病情嚴重程度分級(具體參照第二章)。
(一)若患者分級為1~2級,需要在急診科就地搶救、穩(wěn)定生命體征,后續(xù)?浦委煛
。ǘ┤艋颊叻旨墳3級,需要觀察。
。ㄈ┤艋颊叻旨墳4級,可簡單處理后離院。
一些常見急危重傷病的診療規(guī)范可參考第三章,如所遇情況未納入此診療規(guī)范,請參考相關治療指南或規(guī)范。
治療藥物應從《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選擇,治療手段應從最基本措施開始,不超出所在地醫(yī)療保險報銷目錄。
危重病患者先安排在急診搶救室搶救,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的患者收入ICU。
經(jīng)過救治患者診斷明確、生命體征穩(wěn)定但仍需進一步治療的患者,轉入相應科室治療。
第二章 急診患者中危重癥的判別標準
急診病人病情評估結果分為四級,醫(yī)院急診科的救助主要針對急診患者中的危重癥,包括分級標準中的1級和2級患者(參見表1)。
表1 急診病情分級標準
級別 標準
病情嚴重程度 需要急診醫(yī)療資源數(shù)量
1級 A瀕危病人 ——
2級 B危重病人 ——
3級 C急癥病人 ≥2
4級 D非急癥病人 0~1
注:“需要急診醫(yī)療資源數(shù)量”是急診病人病情分級補充依據(jù),如臨床判斷病人為“非急癥病人”(D級),但病人病情復雜,需要占用2個或2個以上急診醫(yī)療資源,則病人病情分級定為3級。即3級病人包括:急癥病人和需要急診醫(yī)療資源≥2個的“非急癥病人”;4級病人指“非急癥病人”,且所需急診醫(yī)療資源≤1。
1級:瀕危病人
病情可能隨時危及病人生命,需立即采取挽救生命的干預措施,急診科應合理分配人力和醫(yī)療資源進行搶救。
臨床上出現(xiàn)下列情況要考慮為瀕危病人:無呼吸/無脈搏病人,急性意識障礙病人,以及其他需要采取挽救生命干預措施病人(如氣管插管病人),這類病人應立即送入急診搶救室。
2級:危重病人
病情有可能在短時間內進展至1級,或可能導致嚴重致殘者,應盡快安排接診,并給予病人相應處置及治療。
病人來診時呼吸循環(huán)狀況尚穩(wěn)定,但其癥狀的嚴重性需要隨時關注,病人有可能發(fā)展為1級,如急性意識障礙/定向力障礙、復合傷、心絞痛等。急診科需要立即給這類病人提供平車和必要的監(jiān)護設備。嚴重影響病人自身舒適感的主訴,如嚴重疼痛(疼痛評分≥7/10),也屬于該級別。
3級:急癥病人
病人目前明確在短時間內沒有危及生命或嚴重致殘的征象,應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安排病人就診。
病人病情進展為嚴重疾病和出現(xiàn)嚴重并發(fā)癥的可能性很低,也無嚴重影響病人舒適性的不適,但需要急診處理緩解病人癥狀。在留觀和候診過程中出現(xiàn)生命體征異常(參見表2)者,病情分級應考慮上調一級。
4級:非急癥病人
病人目前沒有急性發(fā)病癥狀,無或很少不適主訴,且臨床判斷需要很少急診醫(yī)療資源(≤1個)(參見表3)的病人。如需要急診醫(yī)療資源≥2個,病情分級上調1級,定為3級。
急診病人病情分級和分區(qū)流程見圖1。
圖1 急診病人病情分級和分區(qū)圖
注:①ABC參見分級標準;②生命體征異常參考指標見表2-1;③急診醫(yī)療資源指在獲取急診病人的主訴后,根據(jù)主訴及所屬醫(yī)療機構急診科的資源配置,評估病人在進入急診科到安置好病人過程中可能需要的急診醫(yī)療資源個數(shù)(參見表3)。
表2 生命體征異常參考指標——用于急診病情分級
(規(guī)范性附錄)
<3個月 3個月-3歲 3-8歲 >8歲
3~6月 6~12月 1~3歲
心率 >180 >160 >140 >120
<100 <90 <80 <70 <60 <60
呼吸* >50 >40 >30 >20
<30 <25 <20 <14
血壓-收縮壓(mmHg)** >85 >90+年齡×2 >140
<65 <70+年齡×2 <90
指測脈搏
氧飽和度 <92%
注:*評估小兒呼吸時尤其要注意呼吸節(jié)律;**評估小兒循環(huán)時須查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和紫紺,病情評估時血壓值僅為參考指標,有無靶器官損害是關鍵,血壓升高合并靶器官損害,則分級上調一級;成人單純血壓升高(無明顯靶器官損害證據(jù))時,若收縮壓>180mmHhg,則病情分級上調一級;要重視低血壓問題,收縮壓低于低限者分級標準均應上調一級。
表3 列入急診病人病情分級的醫(yī)療資源
(規(guī)范性附錄)
列入急診分級的資源 不列入急診分級的資源
實驗室檢查(血和尿) 病史查體(不包括?撇轶w)
ECG、X線
CT/MRI/超聲
血管造影 POCT(床旁快速檢測)
建立靜脈通路補液 輸生理鹽水或肝素封管
靜脈注射、肌注、霧化治療 口服藥物
處方再配
?茣\ 電話咨詢細菌室、檢驗室
簡單操作(n=1)
如導尿、撕裂傷修補
復雜操作(n=2)
如鎮(zhèn)靜鎮(zhèn)痛 簡單傷口處理
如繃帶、吊帶、夾板等
第三章 常見急危重傷病醫(yī)院急診科診療規(guī)范
一、急癥的醫(yī)院急診科診療規(guī)范
。ㄒ唬┬菘恕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休克體位。
2.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監(jiān)測生命體征。
3.立即建立靜脈通路。
4.補充血容量。
5.血管活性藥物的應用。
6.各種休克的個性化治療。
(1)低血容量性休克治療為快速輸液,必要時可使用升壓藥;多發(fā)性創(chuàng)傷引起的休克在活動性出血未確切止血前不宜用快速補液糾正休克,復蘇時須考慮采用“可允許低血壓”策略。收縮壓維持在80~85mmHg,如果是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平均動脈壓維持在90~110mmHg。
(2)過敏性休克的治療:去除過敏原,抗過敏治療。
①保持氣道通暢。
②腎上腺素0.3~0.5㎎ 肌肉注射。
③抗組胺藥。
(3)心源性休克治療:可考慮強心治療,如室性心動過速引起的休克,主要是電復律治療;急性心臟壓塞主要是心包穿剌。
(4)感染性休克治療:抗感染治療和積極循環(huán)支持。
。ǘ┬赝。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一般處理。
(1)吸氧,監(jiān)測生命體征,立即治療致死性心律失常。
(2)立即行心電圖檢查。
(3)血流動力學評估。
(4)心肺及腹部查體,注意觸診腹部是否有搏動性包塊。
(5)建立靜脈通路,同時抽血快速檢測心肌標志物、血電解質、血糖、腎功能、血常規(guī)等。
(6)評估血管內容量,開始靜脈補液。
(7)動脈血氣,床旁胸片。
2.針對有血液動力學不穩(wěn)定胸痛患者的治療。
1)血容量不足:
(1)配血,行術前準備;
(2)建立靜脈通路,快速補液。
2)血容量相對過多:
(1)張力性氣胸 一經(jīng)診斷,立即排氣。
(2)心包填塞 一經(jīng)診斷,立即心包穿刺。
(3)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相關):
①嚴重的緩慢性心律失常:提高心率治療;起搏治療。
②嚴重的快速心律失常:立即給予電轉復。
(4)心源性休克(泵衰竭):
①對于無肺水腫表現(xiàn)的患者,可適當補液。
②經(jīng)補液治療血壓無回升或開始出現(xiàn)嚴重休克的患者,給予血管活性藥物。
③鎮(zhèn)痛。
④無禁忌可考慮擴冠治療。
(5)大面積肺栓塞:
①補液治療,維持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
②應用血管活性藥物;對于高度懷疑肺栓塞的患者,立即開始肝素治療。
3)血容量相對過多伴有正;蛏叩难獕骸
(1)體位為半臥位或坐位。
(2)利尿。
(3)鎮(zhèn)痛。
(4)擴冠治療。
3.針對血液動力學穩(wěn)定的胸痛患者的治療。
(1)吸氧。
(2)心電監(jiān)護。
(3)建立靜脈通路。
(4)心電圖檢查。
(5)鎮(zhèn)痛。
(6)抽血化驗血常規(guī)、腎功能、電解質、血糖、血淀粉酶、心肌酶。
(7)糾正心律失常。
(8)拍胸片。
。ㄈ└雇。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監(jiān)測生命體征。
2.開通靜脈通道。
3.做好術前準備。
4.除外外科疾病前需禁食。
5.考慮腸梗阻或擬行剖腹探查時需置入鼻胃管并留置胃腸減壓。
6.有手術治療指征時請會診。
7.上腹痛應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行12導心電檢查。
。ㄋ模┖粑щy。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基本處理。
(1)保證氣道通暢。
(2)吸氧。
(3)必要時機械通氣。
(4)心電、血壓、血氧監(jiān)測。
(5)建立靜脈通路,補液。
2.病因治療。
(1)心源性肺水腫。
①利尿治療。
②擴血管治療。
(2)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
①擴張支氣管。
②合并感染者給予抗感染治療。
(3)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
①給氧,必要時機械通氣。
②去除誘因。
(4)重癥肺炎,吸入性肺炎。
①給氧,必要時機械通氣。
②抗感染治療。
(5)張力性氣胸。
①胸腔穿刺抽氣。
②胸腔閉式引流。
(6)氣道異物。
①手法解除氣道梗阻。
②必要時環(huán)甲膜穿刺,氣管切開。
(7)神經(jīng)肌肉疾病。
①給氧,呼吸衰竭患者機械通氣。
②注意呼吸道管理。
③病因治療。
。ㄎ澹﹪I血。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建立靜脈通路。
2.完善實驗室檢查。
3.補液。
4.必要時輸血。
5.給氧。
7.導尿。
8.插入鼻胃管,必要時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
9.止血治療。
。┐罂┭。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絕對臥床,體位引流,避免氣道梗阻。
2.高流量吸氧。
3.適當鎮(zhèn)靜治療。
4.劇咳者適當止咳,但窒息者禁用。
5.建立靜脈通道,維持循環(huán)穩(wěn)定。
6.酌情使用止血藥物。
。ㄆ撸┗杳。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基本治療。
(1)開放氣道、維持呼吸循環(huán)功能。
(2)患者作嘔反射和嗆咳反射消失立即氣管插管。
(3)嚴密監(jiān)測生命體征。
(4)外傷患者要注意保護頸椎。
(5)快速檢測血糖,如有低血糖予高糖治療。
2.支持治療。
(1)伴有顱高壓表現(xiàn)時予以脫水治療。
(2)伴有高熱的昏迷患者應給予降溫治療。
(3)伴有抽搐的患者可靜脈給予安定治療。
3.病因治療。
(1)一氧化碳中毒者,立即搬離現(xiàn)場,吸氧,有指征者給予高壓氧治療。
(2)藥物中毒者,可將活性炭(最好在服毒后1h內給予1~2mg/kg)稀釋后注入鼻胃管內。
。ò耍┬簾嵝泽@厥。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保持呼吸道通暢,頭側位,防止嘔吐物誤吸。
2.吸氧。
3.用紗布裹壓舌板置于上、下磨牙之間,防止舌咬傷。
4.降溫治療。
5.抗驚厥藥物治療。
二、危重癥的醫(yī)院急診科診療規(guī)范
。ㄒ唬┭h(huán)系統(tǒng)。
1.心臟驟停。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按照指南實施心肺復蘇。
2.急性冠脈綜合征。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一般處理。
①患者臥床,停止任何主動活動。
②吸氧,建立靜脈通道,心電監(jiān)護。
④心電圖。
⑤胸片。
⑥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電解質、血糖、心肌損傷標志物凝血功能。
⑧請心內科醫(yī)生會診,確定并安排進一步治療。
⑨及時處理各種并發(fā)癥。
(2)藥物治療。
①擴冠治療。
②鎮(zhèn)痛。
③抗凝抗血小板治療。
④溶栓治療。
3.急性左心衰竭。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保持呼吸道通暢,吸氧。
(2)使患者呈坐位或半臥位,雙小腿下垂。
(3)擴張血管治療。
(4)保持靜脈通道暢通,利尿治療。
(5)靜脈注射嗎啡3~5mg。
(6)視病情酌情使用強心藥,氨茶堿和地塞米松。
4.心律失常。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快速心律失常。
(1)陣發(fā)性室上性心動過速(SVT)。
①興奮迷走神經(jīng)。
②普羅帕酮。
③有器質性心臟病或心功能不全者首選胺碘酮。
④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考慮直流電復律。
(2)室性心動過速(VT)。
①血液動力學不穩(wěn)定室性心動過速,立即直流電復律。
②血液動力學穩(wěn)定的室性心動過速,可選擇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治療。
③尖端扭轉性室速,首選硫酸鎂,禁用電復律。
(3)心室纖維顫動(VF)/心室撲動。
①立即非同步直流電復律。
②查找并糾正病因或誘因。
③心肺復蘇。
(4)快速心房顫動(Af)/心房撲動(AF)。
①以控制心室率為主。
②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病人應選用胺碘酮。
③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時,同步直流電復律。
注意:預激綜合癥合并房顫時
、俨挥米饔糜诜渴医Y的藥物。
②血流動力學不穩(wěn)定,立即同步直流電復律。
③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可選用靜脈胺碘酮或普羅帕酮。
2)緩慢心律失常。
。1)無癥狀的竇性心動過緩,心率≥45次/分,無需治療。
。2)導致暈厥的病竇綜合征,尤其是慢-快綜合征,可臨時體外起搏。
。3)房室傳導阻滯。
、佗穸群廷蚨任氖献铚捎^察,查找與糾正病因。
②Ⅱ度Ⅱ型或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應立即安裝起搏器,如無條件起搏,可試用阿托品或腎上腺素靜脈滴注。重度房室傳導阻滯可試用異丙基腎上腺素。
5.高血壓危象。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查找和去除誘因。
(2)對高血壓急癥進行評估、分層。
(3)連續(xù)監(jiān)測血壓等生命體征。
(4)積極控制血壓。
6.急性心包壓塞。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改善血流動力學。
①快速靜脈輸注生理鹽水。
②正性肌力藥。
(2)降低心包腔內壓。
①心包穿刺術。
②心包切開引流術。
③心包切除術。
。ǘ┖粑到y(tǒng)。
1.支氣管哮喘持續(xù)狀態(tài)。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去除誘因,脫離致敏環(huán)境。
(2)吸氧,必要時行機械通氣治療。
(3)擴張支氣管。
2.呼吸衰竭。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一般治療。
①加強護理、預防誤吸。
②維持機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
a.適當限制液體量。
b.維持理想的血糖水平。
c.能量的供給。
(2)符合指征者考慮機械通氣治療。
3.重癥肺炎。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抗生素的治療。
(2)其他治療。
①機械通氣。
②抗炎藥物。
③治療合并的感染性休克。
④腎功能不全:避免應用腎毒性藥物,必要時行血液透析等治療。
4.肺栓塞。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一般治療。對癥、支持療法;對呼吸、心跳停止者立即做復蘇搶救;吸氧,保持呼吸道通暢;疼痛劇烈者給予鎮(zhèn)痛。
(2)溶栓。
(3)抗凝。
(三)消化系統(tǒng)。
1.上消化道出血。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一般治療。
臥床休息;觀察機體灌注情況;記錄血壓、脈搏、出血量與每小時尿量;保持靜脈通路并測定中心靜脈壓。保持病人呼吸道通暢。大量出血者宜禁食,少量出血者可適當進流質。多數(shù)病人在出血后常有發(fā)熱,一般無需使用抗生素。
(2)補充血容量。
(3)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止血處理。
①胃內降溫。
②口服止血劑。
③抑制胃酸分泌和保護胃粘膜。
④內鏡直視下止血。
⑤食管靜脈曲張出血的非外科手術治療。
1)氣囊壓迫。
2)降低門脈壓力的藥物治療。
(4)手術處理。
2.急性重癥胰腺炎。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液體復蘇。
(2)解痙鎮(zhèn)痛。
(3)生長抑素。
(4)應用抗生素預防和治療感染。
(5)腹腔灌洗
(6)機械通氣和氧療。
(7)中藥治療。
(8)CT引導下經(jīng)皮導管引流術。
(9)營養(yǎng)支持。
(10)胰腺假性囊腫的處理。
(11)手術治療。
3.急腹癥。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一般治療。
①對急性腹痛暫難診斷,需繼續(xù)觀察時,可首先行全身支持和對癥止痛等治療。伴有休克者需及時予以糾正,并監(jiān)測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尿量、意識狀態(tài)等一般情況。
②伴感染者積極配合抗感染治療。伴有大量失血者應及時輸血,以防止失血性休克。
③經(jīng)觀察和治療,腹痛逐漸緩解,且平穩(wěn)3天以上,患者一般情況好,炎癥已局限,或患者一般狀態(tài)差,不能耐受手術探查和手術治療者大多采用非手術療法。
(2)手術治療。
。ㄋ模﹥确置谙到y(tǒng)。
1.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盡快補液以恢復血容量。糾正失水狀態(tài),降低血糖,糾正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同時積極尋找和消除誘因,防治并發(fā)癥,降低病死率。
(1)補液。
(2)胰島素治療。
(3)糾正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
(4)對癥治療:針對感染、心衰、心律失常等的治療。
2.非酮性高滲性糖尿病昏迷。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開放靜脈,急查血糖、電解質、血氣分析、血尿常規(guī)、尿酮、心電圖以及胸片和腦CT等。
(2)補液。
(3)胰島素治療。
(4)補鉀原則與酮癥酸中毒素相同。
(5)一般不需補堿,血糖不宜下降過速。
其它治療:①去除誘因:感染者應用抗生素。②糾正休克:經(jīng)補液后休克仍未糾正,可輸血漿。③應防治動靜脈血栓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予以相應的抗凝治療。④防止治療過程中并發(fā)腦水腫。
3.糖尿病低血糖昏迷。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血糖檢查。
(2)靜脈補充葡萄糖。
4.甲亢危象。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一般治療。
①全身支持療法。
②積極治療誘發(fā)因素。
③退熱鎮(zhèn)靜。
④腎上腺皮質激素的應用。
⑤積極防止并發(fā)癥及監(jiān)護重要臟器功能。
(2)口服抗甲狀腺藥物抑制甲狀腺素生物合成。
①抑制甲狀腺激素生物合成。
②抑制甲狀腺中甲狀腺激素向血中釋放。
③降低周圍組織對甲狀腺激素的反應。
。3)康復治療。
5.腎上腺皮質功能危象。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補充糖皮質激素。
(2)補充鹽皮質激素。
(3)糾正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4)預防和治療低血糖。
(5)處理誘因。
6.垂體危象。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搶救低血糖。
(2)解除急性腎上腺功能減退危象。
(3)有循環(huán)衰竭者按休克原則治療,有感染敗血癥者應積極抗感染治療,有水中毒者主要應加強利尿,可給予潑尼松或氫化可的松。
(4)糾正低溫。
(5)禁用或慎用麻醉劑、鎮(zhèn)靜藥、催眠藥或降糖藥等。
7.嚴重酸堿失衡及電解質紊亂。
【緊急醫(yī)療救治原則】
(1)代謝性酸中毒的治療。
①預防和治療原發(fā)病。
②糾正水、電解質代謝紊亂,恢復有效循環(huán)血量,改善腎功能。
③補充堿性藥物。
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辦公廳關于印發(fā)需要緊急救治的急危重傷病標準及診療規(guī)范的通知
不分頁顯示 總共4頁
[1] 2
[3] [4] 上一頁 下一頁